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用歌声传播友谊,赞颂和平
“2010非洲文化聚焦”在京启动
贝宁“武术空间”练起太极拳
世博会开幕后首个双休日掠影
半个世纪前北大的一桩失败跨国恋




 中国文化报 >  2010-05-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博会开幕后首个双休日掠影

    “欧洲日”巡游队伍来到非洲联合馆前。

    本报记者 毛 莉 文/图

    5月8日、9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后的首个双休日,绵绵细雨没能冲淡人们一游世博的热情,世博园迎来了约35万名游客。5月9日上午8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客流量相对较小的后滩入口,发现这里已排起了蛇形长队。

    非洲联合馆比想象中更有趣

    过了安检口,一座淡紫色建筑呈现在大家眼前。长颈鹿、大象、羚羊、犀牛、河马……绘在外墙面上的这些动物形象告诉游客,它们来自非洲。非洲联合馆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共有42个非洲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非盟)参展。非洲联合馆共有5个出入口,可以“随来随进”,游客不必排队久等。

    走进非洲联合馆,记者看见不少游客簇拥在一面巨大的浮雕墙前留影,这面被称作“非洲微笑”的墙壁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笑脸。更多的游客们则忙着浏览难得一见的非洲风物:南非的钻石、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厄立特里亚的单峰骆驼……

    记者在索马里展示区碰到了一名边游览边做笔记的游客。这位上海白领对记者说,在看了索马里展区之后,她才发现这个国家“不只有海盗”——索马里是著名的香料之邦、世界上饲养骆驼最多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索关系始自中国明朝。

    走进挂满照片的莫桑比克馆展示间,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用中文为游客介绍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这名工作人员名叫保罗,虽然来中国的时间不到两年,他的中文已经说得相当不错了。“很多游客以前不知道莫桑比克在哪里,甚至并没有听说过莫桑比克这个国家。”保罗说,上海世博会让更多人知道了莫桑比克,让人们了解了它的历史、文化,这让身为莫桑比克人的他感到兴奋和骄傲。

    非洲联合馆的两端设有两个非洲集市。在这里,每个非洲国家都有自己的专属售卖区。非洲鼓、黑木雕等等琳琅满目的非洲特色商品吸引了一群又一群购买者。在欢快的背景音乐声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与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非洲摊主用各种语言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分享富于生命力和节奏感的非洲天性,共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美好梦想”,在这里,游客们切身感受到了非洲联合馆的这一建馆宗旨。“非洲小伙很帅、很热情!”“非洲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更有趣。”“为中非友谊祝福。”在留言簿上,游客们纷纷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欧洲日”庆典首次走出欧洲

    “没想到赶上了‘欧洲日’巡游,虽然淋了点雨,但是觉得非常值!”来自四川的李先生的话说出了很多游客的心声。在非洲联合馆附近的后滩广场上,5月9日下午进行的“欧洲日”巡游活动让众多游客大呼过瘾。这场由23个欧洲艺术团、500多名艺术家参与的巡游表演正式拉开了上海世博会欧盟馆纪念“欧洲日”庆典活动的序幕。1950年的5月9日,时任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代表法国政府发表了一篇演讲,建议在一个联合的欧洲机构领导下将法国和德国两国的煤矿和钢铁生产联合起来。正是这个被称为《舒曼宣言》的建议最终带来了第一个欧洲共同体的诞生,每年的5月9日也因此被确定为“欧洲日”。

    “这是‘欧洲日’庆典首次走出欧洲大陆来到中国。”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维维亚娜·雷丁表示,今年是《舒曼宣言》发表60周年,也是中欧建交35周年,在云集世界各国展馆的上海世博会举行“欧洲日”庆典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巡游开始前,欧盟馆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这个活动,他们已准备了半年时间,没想到遭遇了阴雨天气,他担心巡游效果受到影响。事实证明,这一担心多余了。身披白色羊毛、头戴巨大头盔的“稻草人”用舞蹈和摇铃演绎斯洛文尼亚狂欢节的热闹;葡萄牙艺术家用手铃、口琴等民族乐器合奏出源自欧洲西岸的嘹亮乐章;身着红色长裙的希腊美女、赤膊上阵的希腊小伙,跟随着起源于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唢呐、皮鼓翩翩起舞;道路两旁的观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笑声……从巡游的起点到终点,各国的巡游队伍与世界各地的游客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场庆典中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记者还看见了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老人姓李,今年已经82岁高龄。她的女儿在前面撑着伞,外孙女在后面推轮椅,祖孙三人在雨中跟随着巡游队伍从起点一直走到了终点。荷兰巡游队的领队对此非常感动,他特地来到观众区为老人送上了一个小纪念品。

    世博会满足了人们的期待

    在中国省区市联合馆的重庆展馆中,记者遇到了一对美国夫妇。这对夫妇可以说是老资格的世博迷了,他们去过1984年在美国举办的世博会和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他们竖起大拇指兴奋地告诉记者,参加的多次世博会中,“没有哪一届像上海世博会组织得如此成功。中国馆非常棒,今天是我们第二次进入园区”。他们表示,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逛完整个园区了,因为接下来他们马上还要去西安、北京,尽可能多地去看看中国。

    “走!进去盖章!”“你盖了多少章了?”在世博园区,记者看到了许多手持“世博护照”的“盖章爱好者”,他们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尽可能多地加盖各个国家的印章。来自浙江的小叶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她在一天之内逛了13个场馆。“巴基斯坦馆里展示着一个当年送给毛主席的芒果,以色列馆的工作人员对中国人非常友好,意大利馆的创意来自当地一个叫做‘上海’的游戏,卢森堡最盛大的节日叫做坚果节。”小叶如数家珍般地说着她“环球旅行”的收获。在所有场馆里,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德国馆。德国馆是欧洲区非常热门的场馆,游客经常要排上两三个小时的队才能入场。“德国馆的所有项目都有互动性。”她认为,德国馆通过高科技传达出的人文关怀非常能打动人。“在展示结束后,所有游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大家看着身边的人,开心地笑了起来。”在那一刻,她感到不虚此行,在这里“外国人看到了中国,中国人看到了世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