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草根导演+贺岁大片:以选秀之名寻梦
虚构人物哪来“故里”
重访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地震灾区群众
新题材难解老难题
网络演出—输赢悬念丛生




 中国文化报 >  2010-05-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性电视节目
新题材难解老难题

    本报记者  鲁 娜

    第四届女性风采优秀电视作品奖近日在京发布,180部作品从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奖项。其中,《大山里的乡村医生》等20部作品荣获一等奖。由于本届活动参选作品在反映女性创业就业方面主题突出,组委会还首次设立了“女性创业就业主题奖”,《大菜园里的女能人》等12部作品最终斩得该项奖。

    据中国视协分党组副书记王锋介绍,女性风采优秀电视作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活动共收到全国132家影视机构推选的300余部作品,是自2002年创办以来规模最大、推选作品最多的一届。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女性取得的发展成就,展示了当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时代风貌。

    主办方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失业率大大上升,中国女性就业也受到影响。但在本届活动的参评作品中,他们欣喜地看到众多以我国女性自主创业、就业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与播出,提升了女性战胜危机、共克时艰的信心。据介绍,本届参选作品中,就有92部作品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半边天》栏目的参选作品《繁华——30年打工妹实录》,该片是《半边天》摄制组历时数月,辗转中国南部数地,以30年来打工妹的故事为案例,以主人公剧情式精彩人物事件为主要讲述方式,关注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将要被遮蔽的群体——打工妹们的故事。

    此外,记者发现,在第四届推选作品里,已经有反映“80后”女性的作品。其中,贵州省凤岗县广播电视台的参选作品《大山深处80后》就是一部有关3个“80后”女孩的故事,该作品摘得本届活动一等奖。该作品讲述了3个“80后”女教师扎根大山育桃李的故事,展现了“80后”女性坚韧执着的品质。主办方表示,这3个“80后”女孩的人生选择——在大山里守着一群孩子,让蒙昧的孩子变成有知识的人、走出大山,自己却选择让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在非常寂寞的时光里度过,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这部片子获奖我认为原因有三。”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李安东说,“一是选题好,‘80后’和山村女教师,是两个热点和焦点。二是有社会责任感、高尚的情怀,符合主旋律。三是细节处理得好,像邵雪身后的小熊和陈佳丽书桌上女儿的照片。”

    然而,在女性电视节目看似风起云涌的表面,也隐藏着老难题。据《半边天》主持人张越说,《半边天》几乎是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女性题材电视栏目,随后“繁衍生息”,到女性题材电视栏目的第二次、第三次浪潮,能最终保留下来的栏目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可供女性题材电视作品播放的渠道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栏目收视率难以为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