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好人”唱山歌,“坏人”唱彩调
侯少奎:
让昆曲武生艺术薪火相传
做滚滚红尘中的生命天使
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




 中国文化报 >  2010-05-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滚滚红尘中的生命天使
——访台湾青年舞蹈家李伟淳

    本报记者  张 婷

    的确,他有些年轻,外表不够帅气,也没有高大的体形,但却有一种磁石般迷人的艺术魅力,令人不能移开视线。他是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舞蹈王子”——李伟淳。

    天蝎星座的李伟淳从小就具有坚毅不妥协的独特个性。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舞蹈艺术之路上不断地超越自我。12岁那年,李伟淳迷恋上了现代舞,每天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迈克尔·杰克逊、郭富城等当红舞蹈明星的录像带,仔细地模仿每一个舞蹈动作。在李伟淳幼小的心中,跳舞已成为他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进入 “中华艺术学校”学习,是16岁的李伟淳第一次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随后,他又进入台湾知名明星学校“华冈艺校”,师从台湾现代舞大师游好彦学习现代舞。“国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国立台湾体育学院”第一届舞蹈系,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舞蹈艺术学习。几年的大学生活,除了舞技大增,参与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外,让他收益最多的是,学到了老师们对艺术哲理的认识和做人、做事的态度。

    2000年,李伟淳大学毕业,他以专职舞者的身份,加入由台湾编舞大师林怀民创办的现代舞表演团 “云门舞集2”这个优秀的队伍中。在这里,他接受了太极、芭蕾等各方面技能的严格训练,参加的演出达300多场。此时,他已更加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身体与表演的技法。

    勤奋上进的他,2004年又考入“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表演研究所”,师从罗曼菲教授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在研究所的日子,奠定了他对舞蹈表演艺术多元文化的思考和启发。从最初对舞蹈艺术的懵懵懂懂,到现在深入舞蹈艺术的灵魂,他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舞者。2005年,李伟淳深受陈美娥总监赏识,受邀加入台湾汉唐乐府。2008年在北京故宫,他参演舞剧《洛神赋》,担任水神川后的独舞。2009年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他饰演《韩熙载夜宴图》中和尚一角……

    从此,止不住的,除了他欢快的舞步,还有他敏锐的思考。他几乎可以从每种艺术延伸到对舞蹈艺术的探索与理解。他认为,一个舞蹈家需要在生活中探索,以便吸取不同文化的感官刺激与思维方式,听歌剧能感受演员对文字唱腔投射的热情;赏话剧可以体会演员对于语言艺术的情感渗透力;看电影可以学习导演处理演员情感的表达。对于音乐艺术,他尤为珍视。他努力了解古今中外每位著名音乐家所作乐曲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想法,对每一位音乐家都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反复揣摩听到的每一首乐曲,练习抓住每一个音节的重点,几乎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这种感悟音乐的方式,让他在对每一个音符、节奏的诠释中,找到肢体可以突破感官的方式,从而表达出一种 “真、善、美” 的情感。于是,他把这种无形的感悟转化在他的有形舞蹈表演中,赋予每部作品全然一新的生命力。正是出于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理解,才使李伟淳的舞蹈表演与背景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也使他的舞蹈更富于感染力。我们可以从他表演林怀民的《薪传》、《白蛇传》及参与国际舞蹈家经典作品如: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后》、美国现代舞大师安娜·索克洛《房间》、法国莫里斯·贝嘉《波丽露》、挪威Jo Stromgren《发烧》、香港黎海宁《创世纪》、伍宇烈《男生》、北京王玫《爱情故事》、上海张永胜《野柳绮响曲》等演出中感受到一种深入人心的艺术超越性。

    痴迷舞蹈,更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他,2009年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师从刘青弋攻读博士学位。他希望通过3年的学习,体验中西方舞蹈与个案文化艺术的奥秘,通过理论学习来提高自己对舞蹈这门艺术的认知。并且,在未来,他计划设立舞蹈人慈善基金会及建构台湾舞蹈博物馆,以便更多的人了解舞蹈艺术的世界。

    最后,李伟淳真诚地说:愿我们,都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真心希望,他的这个美丽理想能够快快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