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图书馆
  标题导航
唐贞顺皇后精美石椁“回家”
文化交融
是世博会之魂
《富春山居图》有望明年7月台北合展
香港旧警署将“活化”为酒店
国家体育总局征集全民健身主题曲
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举行
“满族说部”进行活态传承
江苏宿迁研讨项羽文化
汾酒纪念与世博的百年情缘
龙江旋律舞动世博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6-1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年跨国追讨终获成功
唐贞顺皇后精美石椁“回家”

    6月17日,媒体记者在移交仪式结束后拍摄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石椁。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唐贞顺皇后石椁内壁精美石刻。丁海涛 摄

    6月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厅内,一个巨型石椁赫然在目,它的主人是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这座外形似宫殿的皇妃石椁被盗卖到海外,在境外漂泊了6年之后,终于“安家”陕西历史博物馆。至此,陕西公安、文物等部门长达6年之久的海外追讨之路终得圆满。

    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在杨玉环进宫之前独得李隆基宠幸,死后被追封为贞顺皇后。李隆基痛失爱妃一度郁郁寡欢、茶饭不思,直至见到了惊为天人的杨玉环。这样一位生前荣宠至极的人物,却在千百年后,遭遇盗墓贼的黑手,贞顺皇后的石椁竟然被盗墓贼拆分盗往国外,漂泊6年之久。

    当天,陕西省公安厅和省文物局举行文物移交仪式,这件珍贵文物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收藏。这是一次圆满成功的海外流失文物追讨案例,也是近年来陕西公安、文物、出入境等部门通力合作,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最大、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唐代文物珍品。

    石椁被拆分盗卖到境外

    贞顺皇后石椁被盗案发于2006年1月。接到群众举报后,陕西省公安厅、西安市公安局成立了“1·05”特大盗掘、倒卖、走私文物案件领导小组和专案组。在侦查中,一个以杨彬为首的盗掘古墓,倒卖、走私文物的集团式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2006年2月13日,警方在掌握确凿证据后,迅速收网,杨彬等13名团伙成员落网,收缴文物100余件以及猎枪、雷管、导爆索和大量盗墓作案工具。2007年10月30日,杨彬、刘小红、董红心等人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据杨彬等交代,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该犯罪团伙曾在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盗掘一座唐代陵墓。他们丧心病狂地用炸药将唐墓炸开后,将墓室文物盗掘一空。墓室内一套图案精美的彩绘巨型石椁很快成为该团伙盗窃的主要目标。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团伙先后6次进入墓葬,将巨型石椁拆分成31块,一块块装箱伪装偷偷运出,并分批将石椁偷运到广州,后又从香港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倒卖到境外。当时,该盗窃团伙仅能断定该石椁是唐代的,但对墓葬主人身份一无所知。

    2008年9月,为了抢救文物,在积极追索石椁的过程中,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省考古研究院、长安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对庞留村唐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专家最终确定该陵墓主人为唐玄宗宠妃武惠妃。被盗并被贩卖到境外的为武惠妃的石椁。

    陕西警方跨国追缴石椁

    案件侦破后,被盗石椁等文物的去向成为警方重点目标。然而,杨彬等人拒不交代石椁去向,造成涉案文物石椁流失境外难以追回,追缴石椁的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针对此情况,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立即组成追缴涉案文物谈判小组,如约与美国古董商的代理人迈克见面。经过双方交涉,专案组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由知情人向购买石椁的美国古董商告知该石椁属中国的涉案珍贵文物,如不归还,将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追缴;二是由知情人协助搜集该石椁在国外的有关证据材料,包括石椁现状、存放地点、持有人情况等,为启动国际追索程序做准备;三是要求知情人动员美国古董商人归还涉案文物,并进行面谈。后经多方努力,外籍古董商表示愿意与中方谈判,约定于2009年12月29日,由其代理人迈克出面,洽谈涉案石椁文物的归属问题。

    谈判中,对方要求对高价购得的石椁给予经济补偿,并让中国承担回归文物的费用。谈判小组认为,石椁属被盗出境文物,对方应无条件归还。为表达善意,中方愿承担石椁入境后产生的费用。此次谈判虽未达成任何协议,但谈判小组感到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就快要回国了。

    石椁终于回家了

    今年3月4日,美国古董商终于同意无条件将石椁归还。3月7日,重达27吨的贞顺皇后石椁装了两个集装箱,通过海运于4月17日运抵广州,4月30日平安抵达陕西西安。历经6年辗转漂泊,皇后石椁终于回到了故乡。

    这件石椁按唐代皇后礼仪制作,由31块石雕构建拼装而成,体量、装饰工艺比较少见,彩绘、线刻保存较好。石椁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仿宫殿造型,整体结构由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石材组成,高约2.45米、宽约2.58米、长约3.99米。石椁装饰采用彩绘、线刻的技法,雕刻出侍女、花卉等,内容丰富,彩绘基本完好,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

    “你看这石门上还有红色的颜料痕迹,说明石门原本是红色的;这石钉上还残留有金粉,可见当初这些石钉是镀金的,正所谓朱门金钉是也,但石锁被砸掉破坏了。”看着精美的石椁失而复得,考古专家张建林痛惜不已。

    鉴于唐代贞顺皇后石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彩绘色彩丰富且保存较好,艺术价值尤高,因此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师小群表示,这个石椁是目前唐代考古发现中,体积最大、刻画最精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后续将对石椁进行考古测绘、彩绘的保护以及对破损进行修复等工作,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将对社会开放展示。

    据了解,我国对于当前因盗窃、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主要按照国际公约,通过法律和外交途径索回,但通过上述途径并不能完全使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这就需要我们的文物管理部门针对具体情况,采用法律、外交、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灵活变通地解决问题。唐贞顺皇后石椁成功回家,为更多流失海外文物的成功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本报驻陕西记者  黄晓峰  任学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