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阅读社交化”引发各方讨论
不再买“霸王” 不想坐“东航”
以色列国际民间舞蹈节
迎来中国“俏花旦”
舞剧《红楼梦》 埃及巡演挺成功
国家博物馆代表团访问古巴
拉美最大动画电影节在巴西开幕
联合国纪念首个“曼德拉国际日”
乌拉圭展出“儿童眼中的世界”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7-2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马逊“热门标注”惹争议
“阅读社交化”引发各方讨论

    本报记者  陈 璐

    如果你现在正在使用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你可能会发现屏幕上有一些文字或段落下面被划了线。这显然不是你自己划的,因为你才刚刚开始读这本书。原来是此前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们在自己的kindle上使用电子批注,标出了那些引起他们注意的语句,而足够多的关注便使得这些文字变成了这本书的热门部分。这就是亚马逊kindle最近增加的一项新功能——“热门标注”,就此不少媒体和网友纷纷撰文,探讨该功能背后所潜藏的“阅读社交化”趋势。

    亚马逊“热门标注”惹争议

    在亚马逊kindle的网站上,可以看到那些长期占据受关注排行榜的书籍和段落。那些曾被许多人标注过的段落被用非常醒目的字体显示出来,仿佛在不断地向公众强调:看到别人的想法很重要,因为这些是大家所关注的,如果你看不到多数人都感兴趣的文字,你就不知道这本书的流行点在哪里,而这很可能会改变你下一步的阅读方向和思维方式。

    亚马逊对自己新推出的这项功能津津乐道。“我们综合所有kindle用户的标注并识别那些具有高关注度的段落,最终得出的“热门标注”将有助于读者关注那些更有意义的段落和书籍。”然而,尽管大多数人都承认,在电子书上推行标注公开化是一项革新之举,但是其带来的效果究竟是好是坏,却还不能达成共识。

    “热门标注”的支持者认为,当人们进行阅读的时候,一些提前划出的重点可以使其更好地接受信息,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别人都在关心什么、喜欢什么,并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启发。《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认为,标出流行的段落是一个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很快乐的交易。“它有助于你迅速地找到阅读的重点和发现问题的新视角,会让你的想法成倍增加。人们可以最低限度地浪费精力,并(通过‘热门标注’)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反对方则表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知道别人的意见,也不想被大众的想法所影响,因为保持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才是值得提倡的。标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是某一个读者的想法,对他本人来说,这是有用的,因为当他再看这本书时,可以找到自己关注和思考的部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被“什么是最流行的”所束缚,就会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总是看到别人在书上划出的重点,那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旧书,让我很不爽!”一位kindle的用户抱怨道。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对此持宽容态度。他认为,虽然存在一些小的争议,但对读者而言,其实完全可以各得其所。他向记者举例说,我们的古典名著《十三经》既有白文的,也有带后人注释的。喜欢攻读原文或独立思考的人可以选择白文版,而那些认为自己水平不高,或者愿意看看别人的理解的人则完全可以选择带批注的。“热门批注”也是同样的道理。

    “阅读社交化”趋势引人深思

    有人指出,“热门标注”实际上是一种“阅读社交化”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是技术对阅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表示,即使你终于决定关掉电视,离开Twitter,坐下来好好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你仍会受到“热门标注”之类的新技术干扰。以前,认识那些与自己读了同一本书的人是件好事,你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换看法。但现在,他们在你刚开始看书的时候便出现,硬生生地夹在你和作者之间。“当你看书时,大批读者也和你一样在翻动书页,标出自以为是的重点。而也许在无意识之下,你的批注也会出现在其他人的段落里。”

    不少kindle的用户还认为这些被自动记录和上传的批注涉及用户隐私,虽然做出标注的用户信息并不会被显示出来,但很多人仍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关注的东西。而且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热门批注”不光出现在kindle用户的书页上,还被用在亚马逊的售书网页上,成为其推荐新书的软广告。此外,亚马逊曾表示“热门标注”旨在促进建立更大的数据库。也就是说,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亚马逊贡献书评,而亚马逊则不费吹灰之力便搜集到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信息。因此,很多人质疑这是在打着集体意识的旗号,入侵私人阅读的体验空间。

    虽然亚马逊表示这项功能纯属自愿参加,如果你不喜欢完全可以关闭它,但kindle用户对该功能在设置时的默认启用表示不满。而且有人指出,当你购买kindle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在购买一个建立在社会网络中的东西,而控制这个网络的亚马逊在推出新功能的时候往往不会明确通知用户。业内人士认为,“热门标注”其实是亚马逊在建立社交网络方面的一个笨拙尝试。因为在电子书的研发领域中,社交网络功能目前仍然很不成熟。电子书平台科皮亚在年初企图建立起有社交功能的电子阅读时也一度引起轩然大波。而亚马逊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做法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去年还因为擅自远程删除用户购买并保存在kindle中的电子图书而被消费者告上法庭。

    在网络时代,阅读仍然作为一种好习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变革也在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阅读行为,在让阅读更加便利的同时,不免会带上令人不太舒服的强制性干扰。肖东发认为,“阅读社交化”其实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在尊重个人选择自由的基础上进行就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更倾向于内心体验的阅读而言,如何在私人行为和社会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与在一本新书上悄悄标出用户们喜欢的段落相比,在读书之后,通过网络组织俱乐部进行讨论和交流或许才是新技术与传统阅读更为温和有效的结合方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