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光影在西部广袤土地上流淌
《玩具总动员3》:续演新传奇
华语电影: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
《我的美女老板》
《喋血孤城》




 中国文化报 >  2010-07-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语电影: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可或缺
——“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观察

    毛梦溪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日前分别在上海和苏州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李前宽、翟俊杰、冯小宁、李行、吴思远、郑国强等近百位电影人和专家学者就许多共同关心的电影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论坛气氛活跃,话题引人深思。

    华语电影应保持文化自主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和发扬我们民族清晰的文化身份?中国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费孝通曾经指出:“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主动自觉地维护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一层意思。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就文化自觉做了进一步阐述:“就世界范围而言,文化自觉还包括要理解多种多样的文化,增强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位置的能力,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中国走的是“既要植入更有应对、不仅学习更重创新”的“后发现代化”之路,其中不一定完全符合“原发现代化”标准的部分,“或许恰为中国现代性的原创性与特质的表征”。在世界文化趋同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大势下,只有保持文化自主性,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具体到电影,严隽琪说,中国电影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要在电影作品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创造转化;要面向世界,积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技巧,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效沟通起来。

    华语电影界应加强合作

    当前,中国电影正进入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今年的票房总额预计有望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大关。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中国电影的市场容量和产业规模将在近几年有一个更大的跨越。面对大好形势,如何保持在调整增长的同时,提升华语电影内在的品质,有力地彰显主流文化价值的理念,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品牌,进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成了当务之急。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同宗同源,共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在电影上的交流日益深入和广泛,涌现出一大批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具有较好艺术品质、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的优秀影片,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位的生活文化需求,为增强华语电影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内地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亚洲及全世界对中华题材电影的喜爱,可以预见华语电影较好的前景,这势必也会带动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但是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票房去年是100亿美元,是我们的10多倍,美国人均电影院票房价值更是我们的70倍。挑战与机遇并存,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在电影上的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华文化是华语电影的根

    当下世界的经济全球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文化竞争的激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联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在总结这次论坛的成果时,非常赞赏论坛的一个共识,即“中华文化仍然是华语电影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他说,我们正面临全球化的时代,包括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从文化角度讲,也要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华语电影要走向世界,不竭的动力还是我们共同的中华文化。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有中华文明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新的时代灵魂。

    电影是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载体,几千年的传承和沉淀,中华文化就是中国电影的根,是中国电影的魂。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说,数以万计的中国电影中,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先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价值观,就是我们中国电影创作的精神力量之源,它支撑了中国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中国电影的精神。中国电影有责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华文化仍然是华语电影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仅是参加这次论坛电影人的共识,更是华语电影旺盛生命力的客观存在。

    中国电影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内地去年的票房,尽管涨幅很大,但是基数太小。美国一部《阿凡达》的收入就超过了我们全年的收入。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国和好莱坞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的电影事业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吴思远是最早进入内地影坛的香港著名电影导演。他说:“我知道电影对中国现在的意义。现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是62亿元,这对地产商来说是很少的,但是几年之后,我相信,它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因为我们有13亿的人口,只要电影政策对头,政府把握正确的电影方向,不要管电影怎么拍,而要管电影怎么营销就好。”他认为,中国电影在产业和营销上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