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健
10年前,一部纯电脑制作的动画片开创了动画新纪元。人们从此记住了两个名字,《玩具总动员》及其创造者皮克斯。10年时间,动画电影搭乘3D的快车更是风头正劲。《玩具总动员》在10年之后正式推出的第三部必然是万众瞩目。
胡迪、巴斯光年、弹簧狗、弹头……这些熟悉的角色重新回到大银幕,老朋友再次见面令人感觉分外亲切。皮克斯这回可没有把续集电影拍得像其他三部曲那样,一部比一部令人厌烦。完全相反,笔者认为,《玩具总动员》系列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和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相比。
特吕弗电影中的安托万从问题儿童开始,经历了《四百击》、《偷吻》、《爱情长跑》这一系列电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中,特吕弗始终使用同一位演员来扮演安托万。真实生活中的演员李奥和银幕上经历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的安托万形同一体,人戏不分。可以说,“安托万系列”是用生命创作出来的电影。
而《玩具总动员》也是一样。10年的时间,安弟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即将迈入大学的青年,那些玩具对他来说该怎么办?同样,相信当年看《玩具总动员》的大小朋友们经过10年也一定感慨万千,在经历了成长之后我们如何彼此面对?于是,这第三部作为续集的意义,便绝对不同于其他连拍三部甚至到了第四部还不肯罢手的某些影片。
在《玩具总动员》系列里面,一直贯穿着一个主题,即玩具们的自我认同。从胡迪到巴斯光年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当他们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玩具、一个被大批量制造出来的工业品的时候,原先的幻想便破灭了。这是非常残酷且深刻的,好在我们在皮克斯哀而不伤的故事里面反倒发现了很多令人满怀希望的东西。其实,这也是人成长的心理过程。当然如果10年过去了你还在谈这些,观众就会看不到你的进步。于是第三部作为终结篇,就必须好好地把这个问题圆满解决,同时还要加入更多新的东西一并探讨。
导演皮克斯已不是第一次用3D技术,《飞屋环游记》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玩具总动员3》的3D化让影片观感再次提升。追逐场面和动作戏在片中非常多,节奏非常完美。在最后一分钟营救之前,当可爱的玩具们即将跌入焚化炉被毁于一旦的时候,他们默默地凝视对方,拉起了手,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毁灭。这个时候在场每一个观众的心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当然,皮克斯没有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这个系列。但笔者还是忍不住想,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这次悲剧的转型也会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