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18日专电(记者徐旭忠)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庆市投资打造民族文化典藏与展示多媒体技术平台——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渝东南少数民族歌曲、民风民俗、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
重庆民族文化典藏与展示多媒体技术平台建设是2009年至2010年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此,重庆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了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市民宗委委托专业机构深入渝东南民族地区84个乡镇,实地、实景拍摄记录了渝东南民族歌曲、民风民俗、民族舞蹈、戏剧与曲艺、村寨建筑与文化古镇、民族器乐六大类122个原生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同时,重庆市对《重庆民族文化典藏》进行了修改、完善和补充,成功编印了《重庆民族文化典藏》画册,编辑制作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纪录片。
在此基础上,重庆市专门开发了多媒体展示平台及展示软件,并在重庆市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分别安装了高分辨率的触摸屏。通过这一展示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方位展示渝东南民族地区丰富多彩、厚重纯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市民宗委对其官方网站设备进行了更新,购置了专业视频播放软件,实现了《重庆民族文化典藏》3000张精美图片和122个视频在线分期展播,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传承久远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开通,是全国首次实现了对省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规模、全方位的数字记录与展现,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对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