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资本力量渐融文化产业壁垒
要闻简报
国图将加强立法决策服务职能
图片新闻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罗西亚大街揭牌
渝建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博物馆
北京政协建议加大对外来年轻劳动力户籍开放
新闻出版业呈现新亮点
美星座计划陷入危机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7-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政协建议加大对外来年轻劳动力户籍开放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程义峰)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最近通过《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建议案提出,首都北京应改善人口结构,以紧缺技术工种以及对北京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标准,适度加大对外来年轻劳动力的户籍开放力度。

    据北京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刘汉湘介绍,北京市近年来人口压力日益增大。2009年底首都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人,新增人口中七成来自流动人口。如不进行有效控制,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将达到2300万人。人口膨胀导致能源供需矛盾与日俱增,比如密云水库实际蓄水量仅10亿立方米左右,可动用库容能力接近丧失。

    建议案建议,引导支持中心城功能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制定中心城区中央、市属单位和文物保护区人口外迁的优惠政策,提出新城新增人口中人口的比例要求;并建议将人口评估环节纳入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过程中。

    刘汉湘说,首都“十二五”规划目标应由人口数量向数量与结构并重转变,规划对象应由户籍人口转为常住人口。与此同时,合理调整高校结构,控制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办学规模;尽快制定出租房屋的最低人均面积、环境卫生、安全、防火等基本标准,全面推行出租房屋租赁合同登记、治安、安全、计生等综合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生育政策的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实有人口管理体系,实现对全市人口的实时动态监测。

    刘汉湘表示,应加快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制定实施,以居住证作为享受流动人口出租公寓、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凭证,以劳动就业、遵法守法、投资纳税等相关信息作为户籍改革参考的重要依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