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璩 静 白 振
2010年已经过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交上了一份闪亮的中期答卷。以中央级出版社转企改制为契机,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逆势增长,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版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全行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出版主业逆势增长
作为出版业的两个重要展会,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全国书博会已经成为展示全国出版业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1月8日至11日,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单位达663家,展示新书、重点品牌书、畅销书超过20万种,图书订货码洋达28.5亿元,同比增长13%。4月24日至28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书博会展出出版物30多万种,参展企业达1625家,主会场订货码洋超过5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全国书博会各项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表明了中国出版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逆势增长的态势,更表明了改革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生机活力。
世博、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相关出版物也成为热点,全国出版界已选定100种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图书、1100多种世博主题出版物。在世博会特许商品申报中,15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成功入选。
出版社改制紧锣密鼓
根据中央确定的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今年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决胜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央级出版社的改制步伐正在加快。
今年2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重组全国人大办公厅所属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3月,地处安徽的时代出版传媒公司重组并控股中国文联所属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大众文艺出版社;同日,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外文局所属新世界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安徽新华传媒将力推新世界出版社在创业板上市;5月,中央统战部所属的华文出版社加入中国出版集团;6月,地处辽宁的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重组并控股民建中央所属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业内人士预测,有实力的地方出版发行集团“收编”中央级出版社有望在今年密集展开,出版企业之间联合重组动作将进一步加快,产业集中度将逐年提升,出版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少数优质企业聚集。
2010年也是报刊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之年。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2009年以来,江西、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已先后制定了质量评估办法,江西、内蒙古、广西、海南、湖南等省区有12家报刊退出停办,各省区市通过调整报刊定位、兼并整合资源等形式调整的报刊已达188种。
版权保护提倡“正版共赢”
出动执法人员约21万人次、检查音像经营场所6万余个,共取缔非法摊点3434个、收缴盗版音像制品300余万张、立案查处音像盗版案件417起……今年3月份以来,以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行动。重点明确、行动快捷、成果显著,音像市场版权环境得到初步净化,对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的违规单位和侵权盗版犯罪分子起到很大震慑作用。
4月22日,视频版权保护“百城联动——正版共赢计划”明确提出“正版共赢”理念,积极倡导版权产业界与著作权人和权利人组织加强对话与合作,实现法律上的规范和经济上的共赢。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