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志军
8月如火,而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也如期而至。来自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多万人,比去年净增20多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共有700万左右,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然而,与毕业生群体所普遍反映出来的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内诸多游戏动漫人才市场的招聘中,记者却发现,不少游戏动漫公司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并频频发出“月薪过万也找不到合适人才”的感叹。
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求贤若渴,一将难求。这其中矛盾的产生究竟始于何处?
企业: 月薪过万找不到合适的人
日前,在黑龙江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冰城首个动漫人才专场招聘会上,不少招聘企业遭遇了“万元月薪也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4月,在江苏南京兰翎就业创业园举行的江苏首场动漫游戏人才专场招聘会上,一些游戏动漫企业打出了底薪过万元的优厚条件,但依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以至于不少用人单位都提前撤离了招聘现场。
为何月薪过万元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对此,一家用人企业表示,主要是目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不能直接上手,而企业又没有精力去做专门培训。“我们对作品中动画制作的细节要求特别高,甚至要细化到小砖头的每一条纹理,否则在荧幕上会显得很粗糙。”南京联青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近日正在制作一部大型产品,工期紧,压力大,需要大量游戏动画制作人才。该负责人还表示,要是能招到有能力的人,付出高薪水也很情愿,可看着众多简历,他很无奈:“真正能直接上手的人才太少。”
“我们各岗位缺口将近100人,但从收到的简历看,能招到1/3就不错了。”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某游戏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据她介绍,目前游戏动漫企业最缺的是有经验的原创人才,有能力者每月底薪1万元都没问题。
学生: 连投简历的底气都没有
面对企业的求贤若渴,一些游戏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却底气不足。“现在很多企业要求有行业经验的,有工作经验的,像我们刚毕业,或者没有从业经验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某大学游戏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的小李尽管每场专门的招聘会都会去,但面对很多企业的高调招聘,还是打起了“退堂鼓”,有时连递上一份简历的勇气也没有:“在学校只是学了最基础的知识,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差距蛮大的。”
上述企业人士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我经常问应聘的学生,你会什么?不少人回答我:‘什么都会一点。’我一听就完蛋了。”据了解,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游戏动画专业,教了很多课程,但广而不精。事实上,企业的职位非常细化,如2D、3D、flash、UI设计等,再以2D岗位为例,又分2D原创师、2D像素美术师、游戏2D美工等,需要员工对某一个领域比较精通,但多数毕业生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一句话,企业需要即插即用的人才,而目前很多院校培养出来的游戏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需要至少半年的实践才能上手,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用人企业自然不愿花额外的费用和时间去培训学生,然后再来用。
院校、培训机构:培养零磨合人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新兴但后劲十足的互动娱乐产业,游戏动漫产业在中国已经起到IT产业链龙头的作用。然而,与可观的市场成绩相比,中国游戏产业在游戏人才的培养环节却是缺失的。
对于目前国内这种“企业急需人才,而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的尴尬现状,国内数字娱乐职业培训机构汇众教育董事长李新科认为,不管是大学还是游戏动画类的培训机构,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具有企业所急需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零磨合的人才,而不是把人才培养的这一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环——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甩给企业。
或许正是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方面,对实际工作能力的看重大于对学历的看重,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国内游戏行业的就业方面,职业培训机构的就业情况有时甚至比一些高校同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要好一些。“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职业培训机构从一开始就更注重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毕竟职业培训机构的就业目的性更强。”据某业内人士介绍,为了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专业培训机构的课程和专业大多会瞄准行业趋势和潮流,和企业具体的需求紧密贴合,同时,一些大的培训机构还会和很多业内比较主流的游戏企业保持人才方面的沟通合作,强化校企合作。“比如承接一些商业外包项目,由教师带领学员完成,这不仅强化实践能力,也有勤工俭学的意义。”他说。
专家: 化解结构性矛盾尚需时日
对于游戏企业急需人才,而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不佳这一结构性矛盾,有关专家也表示,要解决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主要原因是许多大学教育和企业及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有数字娱乐教育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教学质量而言,不少大学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一些大学教师甚至还在用5年前的东西来教今天的学生。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没出校门就落伍了,这样的教育也是一种浪费。”
国内知名的网游企业盛大网络曾对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开设的数字娱乐、动漫、互动娱乐等专业的学生进行过考察,考察后他们认为,高校培养模式有自己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但是,不少此类院系是由原来的影视动画专业转变而来,涉及游戏专业的非常少,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整个游戏行业的认识和必须具备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毕业生大多只能在游戏行业做一些基础的技术工作。而最新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也显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动手能力不够,经验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
中国的游戏动漫业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作为新兴行业,游戏动漫对技术、特效、创意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思想层面,都更新迅速,这就必然要求相关的人才必须能追赶上这一变化。显然,目前大部分游戏动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没能达到这一要求,这或许也是此类专业就业情况频频亮起红灯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