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苑大喜
受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和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蒲通的委托,驻法使馆文化处外交官一行3人于8月10日赴法国中西部城市蒙图瓦尔,看望了来法巡演的、由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和鄂尔多斯舞蹈团组成的中国内蒙古艺术团,并观看了同日举办的第38届蒙图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艺术节开幕当天,蒙图瓦尔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午,艺术节组委会为参加该节的中国、西班牙、布隆迪、卢旺达、秘鲁等10个国家的艺术团举办了欢迎宴会。席间,各国艺术团轮番上阵表演,为宴会助兴。下午,各国代表团在市政府周围的大街上进行巡游表演,并参加了在市政府广场举办的开幕式活动。艺术节组委会主席让·弗朗索瓦·普鲁还专门向观众介绍,中国使馆是与艺术节合作最紧密、最富有成果的外国驻法使馆,这体现了中国使馆对本国艺术团的关心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晚上的开幕式演出在临时搭建的一个大棚中进行,演出场地可容纳2000余名观众。据普鲁介绍,开幕式门票早已售出1800多张,其余近200张预留为嘉宾票和工作票,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开幕式上,10个国家的艺术团向观众展示了各国精彩的文化艺术。内蒙古艺术团为开幕式演出带来两个节目。首先表演的是蒙古歌舞《来自草原人民的祝福》。在蒙古族传统乐器和长调民歌的伴奏声中,蒙古族姑娘穿着美丽的白裙,头顶绘有龙纹的盅碗翩翩起舞,柔美的动作和高超的技术展示了蒙古族姑娘的活泼开朗和勤劳智慧。随后登场的是英姿飒爽的蒙古小伙儿,他们身穿蒙古族传统的红色长袍,手执马鞭,脚蹬长靴,以激越、澎湃的舞蹈表现了“马背上的民族”孔武有力的身姿和刚劲彪悍的性情。第二个节目是呼麦表演《蒙古勇士》。2009年,呼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鲁主席特意向观众介绍了这种传承久远、特点突出的演唱方法。悠远、苍劲的马头琴声中,蒙古族女歌手一喉发二声,为法国观众讲述着蒙古族勇士征战沙场的传奇故事。节目表演完毕,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接下来的几天,内蒙古艺术团又进行了两场专场演出,为法国观众全面展示蒙古族的文化艺术。8月15日,蒙图瓦尔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上,内蒙古艺术团与各国艺术团再次联合演出,为观众送去来自草原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