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孙 彬 裘立华 徐 冰
伴随我国不少地区掀起城市建设热潮,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消失在推土机下,还有更多则正在承受着各种威胁,江苏省南京市的莫愁湖在周边高楼的环绕蚕食下状况堪忧。
高楼“围剿”下的湖区
莫愁湖位于南京水西门外桥西,临湖而建的公园相传是一座拥有1500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这是上世纪8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莫愁之歌》,是对莫愁湖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可是,现在走在莫愁湖边,人们看到的是另一幅图景:高楼大厦“围剿”湖边风光。而站在周边高楼上向湖里望去,莫愁湖像一个“城市洗脚盆”。
莫愁湖古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惠,乐于助人,后人为纪念她,便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后在她的故居郁金堂侧赏荷厅的莲花池内,塑起了一尊两米高的汉白玉像,现已成为南京市标志性景点之一。
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莫愁湖东岸是万科金色家园小区,共有12幢住宅楼,临岸建造,最低18层,最高30层,基本上把莫愁湖的东岸封闭。紧邻这12幢大楼南边的是名湖雅居小区的多幢高楼,同样临湖而建,把莫愁湖的东南面封闭起来。这两个“豪宅区”离湖岸仅10多米远,小区和莫愁湖之间还有私开的小门,莫愁湖犹如他们的“私家花园”。
据记者调查,在万科12幢高层楼的东边还有新城逸境、君园等秦淮河沿线的高层楼盘。在莫愁湖的北面是四五层的民宅。莫愁湖西南边的马路对面,高层建筑同样一幢接着一幢。
在南京市还有一些城市湖泊面临类似被高楼大厦和豪宅包围的遭遇。经记者调查,南京百家湖西岸的百家湖花园、文化名园等小区临湖而建,将环湖路截断,环湖路由一个圆圈变成一个半圆,另一半成为别墅区和停车场,尽管市民怨声载道,但有关部门却置若罔闻。
城建规划的失误
近些年,开发商为了建高档商品楼不断填湖,使莫愁湖遭到严重破坏。在莫愁湖公园里散步的一位老教授表示,如今的莫愁湖被开发商慢慢地“侵吞”,湖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多,楼却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南京市园林局一位负责人说:“高楼把莫愁湖围得‘水泄不通’,从高处往下看,莫愁湖如一个‘洗脚盆’,很难看到昔日纯美的‘水面荷花堤上柳’的风景了。这是南京人的损失,也是城建规划的一大失误。”
莫愁湖管委会表示,莫愁湖是南京河西新城区唯一的综合性文化公园,也是市民心目中的“老字号”公园。莫愁湖公园规划定性为展示历史文化、古典建筑以及向周边市民提供城市休闲绿地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公园。规划提出“公园周边建筑不宜高于30米,以传统建筑形式为主或带有古典建筑元素符号。”然而,围着莫愁湖的高层建筑已远远超过30米。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认为,稀缺的公园资源,造就了临近公园的开发项目有巨大升值潜力,开发商由此赚取相当利润,规划的短视造就这一城建败笔,而利益短视让莫愁湖成了“城市洗脚盆”。
为历史名胜留下生存空间
近年来,房地产掠夺式开发湖泊资源,近湖高楼林立,“湖景房”成为小区楼盘一个“卖点”,同时此类景观房往往都有巨大的增值空间,出售价格也相比其他地区的楼盘价格高出很多,一个个城市内湖被湖景楼盘“围剿”。
目前在南京市,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百家湖等湖边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生活和营业性的污染物不可避免地排入湖中,建设中大量泥沙随着雨水进入湖中,导致淤积抬高湖床,水容量下降。脆弱的生态减低了湖水自净能力,而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湖泊水质。
南京市旅游园林局负责人表示,现在旅游景点做到哪里,开发商跟到哪里。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南京将起草旅游景区保护条例,把那些打着旅游旗号搞房地产开发的项目,明确列为不受欢迎项目。
江苏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说,现在破坏名胜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急于发展,但是各种能力有限,单纯追求速度的思想常常导致一些粗糙建筑的落成。类似莫愁湖这样没有尽量保护原生态的建设,建造的越多,破坏越大。
宋林飞认为,历史文化名胜应以保护为先,发展房地产不能破坏景观。建筑要和自然风光协调,人造建筑物也要有艺术。无论城市如何发展,都要为历史名胜留下“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