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蓉
黄胄的艺术在20世纪艺术变革风潮中独树一帜,他深研历代名画以及画论,借鉴速写入画,把传统笔墨运用于创作中,形成了写意与重彩相融的独特风格。他的艺术实践触及到了中国画变革转型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艺术的本源、中国画的基本精神以及笔墨表现形式等问题。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以及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大美寻源——黄胄艺术回顾展”于9月2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黄胄作品78幅,包括了中国画作品、速写以及临摹品,展品中除包含黄胄的《丰乐图》、《巡逻》以及《井冈山第一面红旗》等巨幅主题性代表创作,还有他的《维族舞》、《和阗乐奏》等新疆题材人物画作品,也囊括了《惠安女》、《阿诗玛》、《春兰》等描绘祖国其他边陲民族生活以及小说人物作品,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黄胄的艺术风貌。
展览中特别推出的黄胄临摹的古代人物画小品尚属首次面世,具有极大的艺术与学术价值。黄胄的临摹方式不拘一格,包括了临摹仿拟,从宋代的李嵩到清代的任伯年以及明代瓷画,可谓取法广博、为我所用,他是带着问题去临摹的。在题跋里面,黄胄评点大家,书写体会心得,传达了对于传统的基本态度。他的艺术具备恒定的审美品格,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多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