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中国交响乐要“说中国话”
《解放》:小脚不能承受之重
重点是“荷花”的品质
国交用网络“粉丝”拉动票房
摄影家呈现“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日本“吉他公主”来京献艺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放》:小脚不能承受之重

    《解放》剧照

    罗云川

    提及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煤窑?那是当下的事。过去呢?也许是黄土高原,也许是山药蛋,也许是“走西口”。总之,给人的印象比较“土”,甚至于“土得掉渣”。山西的文艺作品也似乎总是摆脱不了这种“泥土气息”,远如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近有曹乃谦小说《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近日,一部舞台剧却改变了笔者对山西固有的看法。这就是“2010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中的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

    其实故事很简单。节目单上的《剧情简介》写得非常好,照搬如下:

    说书人带着他的说唱班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姥姥说:“该裹脚了,脚大没人娶。”

    小小不愿意裹脚,说:“亮亮不嫌。”

    亮亮出外讨生活走了3年。等待中的小小长大了,懂事了,她怕给亮亮丢脸,自己开始裹脚……

    亮亮回来了,给小小买了一双大大的绣花鞋……

    不由得想起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夫妻贫贱相守,妻子为了给丈夫买一条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卖掉了一头秀发,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互赠礼物的一刻才发现,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解放》是一个单向的《麦琪的礼物》的故事。故事的落脚点落在“脚”上,情节简单,内涵却丰富着哩。

    虽然仍有黄土高原、民歌这些“山西元素”,故事也是老套的“乡土故事”,《解放》却一点也不“土”。这首先归功于舞美。《解放》的舞美做得很漂亮,这种漂亮不仅仅是舞美本身的漂亮、形式的漂亮,而是和故事内容骨肉相连、水乳交融的漂亮。现在舞台艺术的舞美不再简单是舞美工作者的舞美,而是导演的舞美。《解放》的导演是著名编导张继钢——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经过多次大型演出活动的淬炼,张继钢的舞美已经让人“无话可说”。《解放》中,例如《天足》一场戏,无数只女孩子的光脚在烂漫地舞蹈,让笔者回想起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类似的一幕:一只只脚化为水鸟,在布幕营造的绿水碧波间飞翔嬉戏……新瓶装旧酒,《解放》用现代的舞美手段,包裹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舞美形式和故事内容反差极大,却能浑然一体,让人赞叹。

    《解放》被“开先河、破天荒、创造性”地冠以“说唱剧”的名头。这是一个新名称。实景演出、交响音画、原生态……笔者估计,今后舞台上的新词会越来越多,这或将成为舞台艺术的一个弊病。何谓“说唱剧”?笔者查了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百科辞典》,未见收录这一词条。走进剧场,才知是“说书人带着他的说唱班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说书人以第三人称的身份和口吻对故事内容进行叙述、说讲,有时模拟故事中的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和口吻进行表演。《解放》不止设有“说书人”的角色,更有其他“真正的”剧中人物:比如小小、亮亮,多是舞蹈表演;又如姥姥,多是形体表演。此外,还有很多现场演唱。说书人先讲一段故事,或提纲挈领或衔接过渡,相当于把观众引导进入“正文”,然后该舞蹈便舞蹈,该演唱便演唱,有时这边唱歌那边跳舞一起来。《樱桃好吃树难栽》、《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等一首首山西民歌被巧妙地嵌入剧中,就连蒲剧唱段也被“拿来主义”地运用,好在一点不生硬。《解放》之所以名为“说唱剧”,原来是这么回事。

    窃以为,《解放》的结尾有些遗憾。最后一场,两只大大的绣花鞋掉在地上,这时,解放的锣鼓声响彻云霄……看似神来之笔,实则突兀、生硬、牵强。在这里,一贯的“日常叙事”突然被“宏大叙事”打断、取代。编创者想以小见大,时局大事“解放”寓意不仅是“小脚”得到解放,更是妇女翻身得解放,人的精神、思想得解放,暗示着“小小和亮亮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纵观全剧,观众只晓得故事发生的时代是过去,是“旧时代、旧社会”,时间背景是模糊的,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收尾时突然来个“解放”,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以“解放”为时间点,又有“山西”这一明确的地域指称,那么之前的一些情节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些历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小小们小小的脚承载了儿女情长之外更多的“微言大义”,可以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脚不能承受之重”。艺术创作允许虚构想象,但也应符合史实尊重常识(尤其是严肃的艺术创作)。《解放》开头,说书人简单介绍了中国妇女裹脚的历史起源,可结尾呢,给人感觉好像是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才又提倡天足禁止裹脚的。这显然与史实不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