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演艺营销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市场空间怎样拓 国际大奖怎样拿
宜宾探索“一县一团”模式
图片新闻
王菲个唱票如何“被卖光”
荷兰“阿姬公主”演绎经典爵士
《海誓·南戴河》情动13万游客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京推介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空间怎样拓 国际大奖怎样拿
——专家会诊中国杂技发展症结

    中国杂技团《空竹——俏花旦》剧照

    上海杂技团《时空之旅》剧照

    战士杂技团《天鹅湖》剧照

    张 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30余年历程中,中国各艺术门类逐渐面向市场、面向世界,接受交流与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性挑战。中国杂技是最早走出国门进行商业演出和文化交流的艺术品种,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为国家创汇的成就令人瞩目。近来,随着由驯兽、滑稽、魔术和杂技四大块组成的杂技艺术形式之一——魔术,在电视媒体的传播下赢得市场的青睐,魔术和杂技艺术为广大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度迅速提高,光环背后,一些发展问题亦凸显出来,《中国杂技的缺失》等文章悉数见报,“杂技如何在走入市场和国际舞台中更上一层楼”的话题随之展开。

    一、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短板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戴武琦介绍,中国杂技,经过两代人努力了几十年,魔术落后面貌改进了许多,已进入了世界中等水平,但大型魔术和马戏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明显落后许多。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是改善弱势项目的主要手段。

    杂技过去只重技巧,如今发展成以技巧为核心、综艺手段全面运用,主题杂技晚会、杂技剧异彩纷呈的综合性艺术。目前中国杂技的表演,技术性成分还占据主导地位,应增加文化内涵。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宁根福指出,杂技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有所提升,不但要拥有高超的技能,还要兼备综合的表演才华。

    我们的杂技表演掌声不断、笑声鲜见的现象长期存在,这是由于杂技舞台滑稽表演的缺失。中外观众都喜欢滑稽明星,滑稽明星的表演不但可以给观众带来笑声,更在杂技剧及晚会中发挥控制节奏、渲染情绪的作用,使得演出更为完整流畅,因此,滑稽明星在杂技节目中的作用无可非议。但这类人才的培养很难,滑稽节目创作难,也制约了滑稽明星的涌现。著名编导边发吉等业内专家提议,在杂技界打造一批好苗子,搞一个培训班,请杂技、戏曲、漫画及国外专家前来授课,精心培育出自己的滑稽明星。

    二、中国杂技面向市场难点

    在文化消费多元化时代,观众审美有了很大变化,如果仅凭本体艺术“台上有个亮,台下有个响”就演的时代已过去了。杂技也需要重视舞台包装。文化部艺术司副巡视员李延年指出,杂技历来重本体不讲奢华,因为那不是杂技的个性。依赖包装、过度包装是艺术上心虚的表现。现在是走市场,杂技太简陋了没人看,卖不上价,国外也瞧不起,适度包装是需要的,关键是有度。

    “明星效应”是演艺行业的市场策略,但针对杂技艺术来看,“杂技明星”是否与其他表演艺术的明星意义同等重要,杂技历史上明星效应亦有呈现。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董事长安宁认为,关键在于花大精力培养的尖子,成名之后很可能流失,没有相应留住明星的机制,打造杂技明星便缺少动力,流为空谈。

    成功推出杂技剧《时空之旅》的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刚认为,杂技走入市场最关键在于观众。杂技走市场要充分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也要多鼓励原创。原创者应该思考观众需要看什么。国外观众与国内观众的观赏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目标群体一旦模糊,就会导致中国杂技原创的困难。

    三、中国杂技赛事谏言

    中国杂技的发展需要不断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后备人才、技艺创新、国际比赛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规范、重视和激励。青少年是杂技的主体,高难技巧都是青少年创造完成的。业界专家认为,适时举办全国性的青少年杂技比赛(18岁以下)鼓励原创节目,对推出杂技精品和杂技新人大有裨益,也是推动杂技事业发展的有力举措。

    宁根福认为,杂技界缺少互动的状态,让杂技创作的提高受到制约,阻碍了杂技艺术走向国际的进程。李延年指出,现在实行的国际杂技比赛节目选派方式,存在能拿奖的节目出不去、该拿奖的拿不回来等弊端,主要原因是对国际赛场缺乏了解,对杂技趋势缺乏判断。甚至,有时一个比赛场同时派出国内几个节目,互相倾轧,不利于事业发展与国家形象。

    针对杂技目前发展现状,许多业界专家及领军人士表示,中国杂技在面向市场、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有过辉煌的过去,如何更上层楼,除了诊断自身,还有待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与配合以及政府的调控、支持力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