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新学期开学后,湖北省黄梅县在全县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黄梅戏课程。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2006年5月,黄梅县黄梅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县黄梅戏剧院副院长周洪年入选首批非遗黄梅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黄梅县黄梅戏艺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两次晋京献演,推出了《於老四与张二女》、《守护真情》、《邢绣娘告坝费》等一批优秀剧目,《奴才大青天》在第八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获最高奖“金黄梅”奖。
但是,黄梅戏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新老交替十分困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黄梅县决定“两条腿”走路,既培养专业人才,又普及黄梅戏课程,让黄梅故里传承、发展黄梅戏后继有人。今年3月底,黄梅县开始招收黄梅戏表演艺术专业学员,从2万多名学生中招收30名学员,于9月1日到安徽黄梅戏学校进行为期4年的专业学习。同时,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编写了黄梅戏进校园校本教材《黄梅飘香》,把黄梅戏纳入学校总课程表进行排课,整个黄梅戏课程共安排48个课时,从五年级上学期至八年级上学期,每个学期安排8节课,期末进行测试。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了解黄梅戏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初步掌握黄梅戏唱腔、念白、乐理知识,学会简单经典黄梅戏选段的演唱和基本表演技能,为专业剧团更新换代、挑选人才提供保障。
对于授课教师,黄梅县从各中小学校抽调有一定黄梅戏基础的音乐教师担任。县剧院专业演员或黄梅戏专业老师也将巡回到各学校上专业辅导课。(皮曙初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