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艺术评论
  标题导航
民族精神价值的当代整合与传播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老子与诸葛亮
寻找精神之路
传播先进文化的好戏
又一次勇敢的挑战
可道之“道”
准确 丰赡 曼妙
《老子》的唱腔音乐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子与诸葛亮

    《老子》剧照

    安 葵

    提起河南省越调剧团,人们首先会想到越调大师申凤梅所塑造的诸葛亮的形象。高亢激越的唱腔,女老生特有的柔中有刚的表演风格,沉稳而又飘逸的气质,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申凤梅的弟子申小梅又在舞台上塑造了老子的形象,再次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塑造老子的形象比起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更大的难度。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三国纷争中,有出色的表现,因此,在民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永远彪炳史册。许多剧种有大量写诸葛亮的戏。老子却不同。他是一位哲学家,他给后人留下的是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五千言,但他本身的“事迹”却很少。而且他所主张的自然无为、不与人争的思想与戏剧所要求的“矛盾冲突”也相背,因此在舞台上很少见到老子的形象。

    孟华编剧、李利红导演、申小梅主演的《老子》可以说是“一空依傍”。剧作家根据只有很少的史料编串了几个主要情节,如他担任周朝的史官、著述、讲学、孔子向老子问“礼”以及老子的“出关”等。另外,谨慎地虚构了他与贪图名利的弟子华狐的一些矛盾,从而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并不玄虚的历史人物,一个非神非仙的古代哲学家的形象。剧作家采取的是“正说历史”的严肃态度,这一作品可以发挥正确的认识作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把《老子》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化为抒情的篇章。比如崇尚自然的思想、上善若水的思想、亲民爱民的思想等。传说中的老子是骑青牛的,剧作家由此把青牛以及群鹿拟人化,并虚构出他的女弟子哑女紫葺(谐音“紫气”),描绘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图画。申小梅的表演也潇洒有气度。

    由申小梅饰演的老子使我又想起了诸葛亮。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相同处。诸葛亮待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方才出山,他的一系列军事战术思想,以及他关于“不恃强,不怙势”,宠辱不惊的论述,都可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回过头来,塑造老子的形象似乎还可以更多地借鉴传统戏曲对诸葛亮的塑造方法。老子之主张“无为”,主张为而不争,实际上是要以柔克刚,他还是要治国安邦的,并非真正的“出世”。三国戏中的诸葛亮是在与周瑜、曹操等人物的较量中显出其艺术的光彩的;所以我们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可以更大胆地想象和虚构,使剧中的周王、太子以及华狐等人物更有历史感,比如周王为什么看重老子,后来为什么又留不下他,他们之间在政治理念和思想观念上有怎样的分歧;这样会使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有戏剧性,也就可能更深刻地表现出老子的杰出处以及他的必然的悲剧命运(其思想的不能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