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艺术评论
  标题导航
民族精神价值的当代整合与传播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老子与诸葛亮
寻找精神之路
传播先进文化的好戏
又一次勇敢的挑战
可道之“道”
准确 丰赡 曼妙
《老子》的唱腔音乐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准确 丰赡 曼妙
——《老子》主人公艺术形象塑造

    孙豹隐

    河南省越调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老子》,在主人公艺术形象塑造上,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精心打造,为戏曲舞台推出了一位文化圣哲——老子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我感到人物身上迸发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首先是人物基本定位相当准确。老子是民间传说中的神,又是历史生活中真切的人。剧作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大视角切入,以艺术家的勇气突破了围绕这个戏究竟是写人还是写神的框框,把文化圣哲从神坛上请下来,赋予了老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应当有的性格内核,并且为人物注入了亲民、爱民、恤民的淳朴情愫和行动轨迹。一个真实的人、大写的人跃然舞台。同时,在拓展全剧思想含量、增强时代色彩的整体艺术创作工程中,紧紧贴切人物思想的情感脉络,以撰写《道德经》为主线贯穿始终,将2000多年前的老子唤醒,驱动上善若水、道法自然、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些老子思想的警句流淌舞台,托举出一位有思想、有作为、淡泊名利、大爱无疆、血肉饱满、活灵活现的文化圣哲老子的艺术形象。从而在舞台上实现现代与历史的对话,完成时代与传统的对接。

    此外,该剧人物形象充盈丰赡、空灵曼妙。我们说亦神亦人、半神半人地表现老子的方法并不见佳,一点也不意味着在老子的身上就不能看到空灵曼妙的元素。恰恰相反,由于老子身上流传着太多的民间传说,飞扬着数不清道不明的神仙情结,从尊重广大民众审美思维、欣赏习惯的视点,从塑造老子形象多样性、厚重感的角度,舞台上的老子飘逸出几许仙风道骨,流淌出豁达空灵,会让人物形象愈加富有风采、鲜活动人,愈加贴近观众、真实可信。

    《老子》除了把老子作为人来打造,还借助“青牛行”“群鹿舞”“紫气东来函谷关”等舞台呈现,塑造形象丰满的老子。当前《老子》成功塑造了“这一个”老子的艺术形象,堪称对中国戏曲的一个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