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英
河南省越调剧团排演的大型越调历史剧《老子》自从搬上舞台唱响以来,已经获得了很多殊荣。该剧在2009年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中获银奖后,在2010年第九届艺术节又荣获文华大奖。这出戏的唱腔音乐在全剧中起到了很好的叙事作用和抒情作用,唱腔音乐创作的成功有以下几点:
一、全剧的唱腔合乎人物的身份,合乎人物的口吻,合乎人物感情,入情入戏,能准确地表现戏剧人物性格。
二、合乎戏剧情境。全剧的唱腔合乎戏剧情节氛围,能以人为本,以心入境。申小梅很有功力,其声情并茂的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特定的情感。戏曲音乐的创作不同于一般歌曲、器乐曲的音乐创作,唱腔要出自剧中人物之口,是人物的语言和心声,《老子》中很多人物唱段做到了这一点。如第二幕老子唱的“请仲尼莫要再把心担”的唱段,旋律委婉深情。
三、合乎本剧种声腔规律。全剧几个主要人物的唱腔是在继承传统越调唱腔前提下再创造的,听起来“既像新朋出现,又似旧友重逢”。唱腔既有创新而又不失本剧种音乐的神韵。
四、配器得法。为这出戏伴奏的是民族管弦乐队,乐队与主奏乐器坠胡相得益彰,唱调风格鲜明、丰满独特。
但也同时建议:该戏继续在唱腔旋律和板式丰富性上下更大工夫,假如能创作一个表现老子人物性格、古朴高远富有哲理的音乐主题,从古琴曲中化写变化贯穿于全剧的唱腔音乐,那将极大地提升这出戏的艺术感染力。配乐也应多使用古琴、埙、笙、箫等乐器,将这些乐器和古朴高远的旋律相结合。此外,若伴唱化用一些琴曲、昆曲音调和越调相结合来写可能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