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山楂树之恋》:纯爱主义有些空洞
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用电影讲述孤独与无奈
电影创作只是顺从属于我的自然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老电影沙龙走进打工子弟小学公益放映侧记

    本报记者 张晓楠

    9月11日下午,秋高气爽,蝉鸣莺啼。这一天,北京通州区邓家窑村七彩小学的很多孩子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看电影,而对于老电影沙龙这个组织而言,这一天同样难以忘记。

    在邓家窑村七彩小学的一间库房里,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幕:白色的大布被高高架起,有些斑驳的圆盒子里扯出几尺胶卷,缠在了一堆齿轮里,一个三只脚的方盒子正对着白布。很快,库房大门被关上,四周漆黑一片,一束光柱打在白布上,出现了“天书奇谭”四个大字。

    这是一次特殊的电影放映活动。说特殊,还不如说简陋:场地不够正规——关上门的库房让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坐在后排的孩子只能伸直脖子越过头顶去看;电影不够新——《天书奇谭》是27年前的老片子,由于拷贝保存得不太好,颜色已经很淡。

    可是孩子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看电影。七彩小学是打工子弟学校,一共有400多个孩子,他们的父母全在附近打工,有的就住在村里。

    70多分钟里,孩子们冒着高温,一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偶尔出去几个上厕所的,因为拉开仓库门时进了日光,导致画面看不清楚,还招来很多孩子的“怒视”。

    组织这次活动的,就是老电影沙龙。这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下属的一个组织,为首的是一个年轻人,大家叫他“老电影先生”,他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据他介绍,老电影沙龙成立于两年前,由一群热爱电影的年轻人组成。最开始,大家只是每周六上午在北京金鸡百花影城看一部老电影。发展到后来,聚餐、桌游、游览名胜,几乎每个周六,大家都要在一起呆上一整天,已经成为习惯。

    “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的组织。” “老电影先生”不无得意地说。

    一年前,组织成立一周年,大家去《大话西游》的拍摄地——河北怀来鸡鸣驿,把《大话西游》的经典场景复排了一遍,晚上还露天放了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村民。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老电影先生”觉得,让更多平时没机会的人看到电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当组织成立两周年时,“老电影先生”联系到了七彩小学。

    老电影沙龙的活动得到了北京金鸡百花影城的响应,他们不仅免费提供了放映设备,还专门派出了三个工作人员参与活动,为孩子们放电影。

    老电影沙龙的网友更是热心,他们事先准备了很多礼物,准备用提问的方式分发,可是孩子们的热情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只一会儿工夫,礼物就分完了。幸好“老电影先生”提前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套文具,才不至于让没有分到礼物的孩子产生不满情绪。

    “他们比我们想象得要成熟。”看着孩子们玩着手里的玩具,“老电影先生”不无感慨地说。

    更有甚者,一个叫“水境禅心”的女组员,为了让孩子们开心,还自费装备了一套加菲猫的玩偶套装,活动中全程穿着玩偶装,不时与孩子们合影玩耍。电影结束时,她几乎已经要脱水。

    “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什么比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与一只加菲猫一起看了一场电影更让人回味的事呢?”“水境禅心”骄傲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