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在鄂尔多斯看“荷花”
五百罗汉领衔根雕文化节
首届“黄叶村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
中芭再演“最佳版本”《天鹅湖》
图片新闻
绛州鼓乐敲出《杨门女将》传奇
天山脚下的孩子们看到了“马兰花”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山脚下的孩子们看到了“马兰花”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赴新疆演出侧记

    乌鲁木齐红星幼儿园一名小观众激动地为“小吉普”加油

    本报记者  成 长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54年来,这首儿歌伴随着童话剧《马兰花》在舞台上常唱不衰,在几代人的心中留下了童年的记忆。如今,它携着对边疆各民族儿童的关爱和“文化援疆”的使命,一路唱到了天山脚下,将一朵朵象征善良与希望的马兰花栽种在新疆少年儿童的心里。9月5日至16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由院长周予援、副院长李小刚带队,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文化部启动“文化援疆”工作之后首个以整团建制走进新疆进行文艺演出的国家级艺术院团。30场演出为新疆的少年儿童带去了欢声笑语,带去了艺术关怀。

    “马兰花”绽放,“小吉普”赶场

    9月5日,中国儿艺演出团队一行五十余人从北京出发,取道甘肃敦煌,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漫长行程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开始了经典童话剧《马兰花》和益智儿童剧《小吉普·变变变》的新疆巡演之行。

    中国儿艺新疆之行以“经典儿童剧走进西部校园,情系新疆、关爱少年儿童公益演出活动”为主题,前后分为两个部分。9月5日至10日在新疆哈密演出,主要对象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年儿童。11日至17日转战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继续为当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师生们演出。此行共进行30场公益演出。

    为何要选取这两部戏?中国儿艺制作演出部主任赵寒冰告诉记者,《马兰花》是中国儿艺的“镇院之宝”,是中国儿童剧中最具分量的一部作品,它是儿童剧艺术和中国儿艺艺术水平的代表,将这部经典大戏带到新疆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小吉普·变变变》则是面向中低龄儿童、结构简单又具有趣味性的益智小剧,特别适合在校园之间进行流动演出,在之前多次走进西部的演出活动中饱受好评。一大一小两部戏共有23名演员,29名舞美、音响工作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疆之行,中国儿艺拿出了最优秀的演出阵容,团队里集结了众多剧院顶尖的演员。据了解,仅《马兰花》剧组中,就有7名国家一级演员,3名梅花奖得主,1名文华奖得主。其中,刘晓明、王瑶还拥有“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这一强大的演出阵容确保了此行极高的艺术水准。为了保障此次演出的顺利进行,有的演员为此推掉了酬劳丰厚的影视剧拍摄,有的舞美人员带病坚持工作,积极投入工作。由于内地进疆的唯一一条公路在修路,演职员们从敦煌下飞机后又坐了10个小时的长途车才到达哈密,一路舟车劳顿,舞美和演员又连夜装台、走台,由于剧场条件有限,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演职员们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困难。

    而对于益智剧《小吉普·变变变》来说,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流动转场演出,其艰难可想而知。从北疆大风口到南疆戈壁滩,从柳树泉的民族团场,到淖毛湖的中蒙边境团场,到处留下了演职人员风尘仆仆的足迹。在哈密的5天时间内,流动演出9场,行程近2000多公里。有时一天要赶赴3个团场演出,从早上天不亮演职员们就开始忙碌装台、演出、拆台,再赶赴下一个演出地点,再装台、演出、拆台……最远的演出地点淖毛湖农场离大本营有246公里的车程,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感动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说:“这就是国家院团,这就是我们不怕吃苦、对艺术孜孜以求、可敬可爱的艺术家们,我很羡慕现在的兵团孩子们,他们真幸福,能够看到这么优秀的儿童剧……”

    儿艺进疆有三重意义

    从去年9月以来,中国儿艺的演出团队先后走进了西藏、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区,让儿童剧艺术辐射到了广阔的西部沃野。周予援表示,比起东部的少年儿童,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十分有限,更需要质量优秀、具有积极精神价值的艺术作品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随着各类援疆工作的开展,“文化援疆”工作也在文化部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几个月来,文艺工作者们在新疆下基层、部队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中国儿艺此次也是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身份,率先以整团建制走进新疆,演出范围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两个建制,用国家级的艺术作品传递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文艺工作者的深厚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儿艺的演职人员在行程中不仅奉献了精彩的艺术作品,还与新疆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在乌鲁木齐,中国儿艺一行全体演员观看了由新疆杂技团表演的杂技剧《你好,阿凡提》,两个院团的演员们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座谈和联谊活动,对新疆独特的民族艺术的感受也成为此行成员们最大的收获。

    此外,此次新疆之行也是经典童话剧《马兰花》全国巡演的首发。《马兰花》自1956年首演以来,伴随几代观众走过了50多个春秋,成为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童年记忆。2009年,中国儿艺的《马兰花》成为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在9月1日文化部启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后不久,《马兰花》就将全国巡演的首站定在了新疆。保留剧目的常演和巡演,将为历经时代考验的经典剧目焕发新的生机,《马兰花》此行受到的热捧和欢迎正印证了这一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