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志红
初秋的涿鹿余暑已消,参加“2010年冀台同胞涿鹿共祭中华三祖大典”的各界人士代表5000余人,汇聚涿鹿中华合符坛广场,鸣钟击鼓,共祭先祖。
祭台设在中华合符坛象征团结、兴旺、强盛的九龙柱前。通往祭台的甬路上鲜花绽放,旗帜猎猎,群众演出队欢呼雀跃,汉白玉华表巍然耸立,鼓乐之声庄严雅正,动静之间营造出“同根同宗同源,血脉文脉相连”的浓厚氛围。
在甬路的第一级台阶前,涿鹿县县长陈岗给每位代表披戴上一条黄色围巾,围巾的两端印着绛红色的圆形龙图腾图案,外圈是中英文两种文字写就的“千古文明开涿鹿”。
祭祖的宏大场面和黄围巾的细节同样让人难忘,它们昭示着黄帝、炎帝和蚩尤这三位伟人是华夏子孙共同的人文始祖,而“三祖文化”正是这三位始祖留给涿鹿大地的丰厚的人文遗产。祭祖大典之后,笔者采访了陈岗。
记者:“三祖文化”如何确定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将黄帝、炎帝、蚩尤作为华夏子孙共同的人文始祖来祭拜,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陈岗: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约五千年前,中华三大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涿鹿进行了“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最终黄帝“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中心,创造了中华民族共认的“龙”的图腾,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
自1993年我县提出“三祖文化”命题以来,在17年的时间里,历经李学勤、王北辰等百余位学术界泰斗的缜密探辨,四届国家级、省级高规格大规模研讨会的严格论证,“三祖文化”逐步被世人所认知、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涿鹿是中华三大人文始祖全面汇聚的唯一圣地,合符釜山是中华一统的标志。
“三祖文化”的核心观点就是把黄帝、炎帝和蚩尤作为中华文明共同的人文始祖。蚩尤在中国古代史上与黄帝和炎帝一样,应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蚩尤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把黄帝、炎帝和蚩尤共同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人文始祖不仅符合我国的历史实际,而且有其利于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们在“三祖文化”基础上提炼出的“合符文化”,其包含的多元包融、和谐统一、共同繁荣、以“和”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当代我们倡导的“和谐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涿鹿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唯一性,从而使涿鹿拥有了“龙图腾的诞生地、中华文明的开源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等众多光环,走在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前列。
记者:目前,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陕西黄陵等公祭黄帝大典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之相比,“三祖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对于“三祖文化”的开发和弘扬,似乎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层面,是否还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使之发扬光大?
陈岗:是的,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涿鹿始终致力于“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开发建设工作,在发掘整合中形成涿鹿“三祖文化”品牌。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等多方面搜集素材,对“三祖文化”“合符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编辑出版了《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五千年》、《涿鹿风土人物志》、《血脉之源》、《轩辕黄帝史迹之谜》等书籍。配合中央电视台先后摄制了《文明之光》、《千年古县》、《千古文明开涿鹿》等专题片,积极开展学术探讨和宣传活动。特别是《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的五集文献纪录片《发现黄帝城》,通过详实的历史文献、丰富的考古资料、权威的专家点评,充分论证了黄帝城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涿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我们正积极筹建河北省“三祖文化”研究会,该研究会成立后,将在更高层面,以更大规模对“三祖文化”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不断夯实文化开发基础。
记者:文化品牌的形成具有特殊性,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理念。“三祖文化”这一理念具有史实基础,这也是优势所在。但品牌的发展和壮大是需要多方经营的,涿鹿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陈岗:我们力求在科学的规划建设中打造涿鹿“三祖文化”品牌。如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神洲土洋(北京)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涿鹿县旅游的总体规划、中华三祖圣地项目总体规划、黄帝城旅游区控制性规划和黄帝城的再建性规划,保证了产业开发的科学性。根据规划,涿鹿县多方筹集资金进行产业的开发建设工作,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蚩尤文化园等一批景观,投资1.64亿元兴建了连接景区与京张高速公路的康祁公路。同时,海内外仁人志士也为我县的文化开发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有新加坡籍华人周颖南先生捐资100万元用于中华三祖堂建设,台湾群益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建设桥山黄帝殿、立马关蚩尤祠。今年我们的产业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投资4500多万元完成了中华合符坛核心景观九龙柱建设工程,投资320万元与著名制片人张纪中签约了《炎黄大帝》的剧本创作。台湾群益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益瑞(混元禅师)将继续在我县矾山镇建设神农炎帝庙。北京凯龙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在黄帝城景区实施轩辕公馆建设项目,台湾首富集团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进行“三祖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三祖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为之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硬件的建设和投入,但品牌综合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
陈岗:对,近几年我们着力在一些大型主题活动中提升涿鹿“三祖文化”品牌。我们围绕涿鹿“三祖文化”“合符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先后举办和承办了“港土归根”“澳土归根——母子连亲”“奥运圣火与合符文化高层论坛”、河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取火仪式、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冀台心、两岸情”祭祖活动、2008共祭三祖共谋发展冀台经贸洽谈会、海峡两岸共祭三祖仪式、2009第八届冀台经济合作洽谈会以及三祖文化论坛等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等媒体也对相关活动进行了报道,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涿鹿“三祖文化”于今年4月亮相上海世博会,被定为河北馆介绍城市起源板块“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的第一项内容,向全世界证明了涿鹿县黄帝城在河北乃至全国城市建设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充分证明了涿鹿“三祖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记者:这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评估往往不仅仅是单纯的GDP,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也不可或缺。弘扬“三祖文化”、大力发展“三祖文化”产业对涿鹿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陈岗:丰富的人文资源不仅增加了涿鹿的知名度,也带动了涿鹿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如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目前,涿鹿科技园区入园企业达到57家(其中外资3家)。科技园区已被河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北省太阳能光伏特色产业基地”,被省信息产业厅命名为“河北省县域信息产业示范园区”,被省中小企业局授予“省级企业辅导基地”称号,科技园孵化器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孵化器”。
另外,三祖圣地景区自199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和国际友人及港澳台同胞2万余人次,并与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学术团体及高等院校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2009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达35万人次、国际游客3500人次。
我们相信,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的不断提高,将会吸引更多海内外仁人志士涌入涿鹿,将进一步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三祖文化”产业项目的迅速发展,促进三祖圣地整体开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涿鹿,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鼎力相助之下,必将重现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