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长福
“三祖文化”即“合符文化”。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在涿鹿经过长期碰撞、磨合之后,于釜山举行了会盟合符,一统天下,并由此形成了“合符文化”。
“合符文化”缔造了和谐多元的中华文化
黄帝“合符”釜山,创造了集所有部落图腾特征为一体的龙图腾,从此成为华夏精神的象征。龙图腾的诞生不仅仅是产生了一个符契、一个图案,还将多个部落、多个民族融合统一了起来,从此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龙”的缔造也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龙”是中华先祖“臆造”而成的,它的“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不是哪一个具体的动物,而是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谐地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她的包容性、和谐性、共生性,是“有容乃大”的文化,是以“和”为贵的文化,是和谐多元的文化。
“合符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
《史记·五帝本纪》这样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把蚩尤看作“暴虐”“作乱”的代表,只记述蚩尤在涿鹿败死,而不去记载蚩尤的主要史绩及其对文明初创的贡献,这是不客观的。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水族、布依族、瑶族等,均崇蚩尤为始祖。“三祖文化”从根源上把蚩尤也提到了与炎帝、黄帝同等的地位。否定对蚩尤的不公正评价,敬崇其为文明始祖,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是积极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由此可见,“合符文化”尊崇黄帝、炎帝、蚩尤为华夏民族的三大始祖,恢复了中华民族同祖共根的本来面貌。中华五千年的辉煌灿烂文明是由多民族、多地区的人民共同缔造的,这就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源、多线而非单元、单线的。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均等的,平衡的,突破了那种对于“内华夏而外夷狄”的华夏起源之说的束缚。因此,“合符文化”与我们当代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各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正是“合符文化”精神核心的所在。
从左至右5幅图均为“冀台同胞涿鹿共祭中华三祖大典”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