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产业化需求还是原创力缺乏
天价图书卖给谁
图片新闻
140字微博成营销新空间
版权经纪人培训将逐步常态化
鲁博以诵读形式纪念鲁迅诞辰129周年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9-3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价图书卖给谁

    杜  浩

    “80后”作家韩寒新作《1988》日前上市,精装限量版价格为988元,全球限量发行100本。据了解,这本《1988》精装限量版封面材质使用碳纤维材料,虽然仅10万余字,但价格高达近千元,这无疑是对图书市场价格的颠覆。

    对于韩寒新作《1988》出精装限量版的原因,图书出版商方面的解释是,“此举只是想挑战单本图书的市场价格,看看书在这样的高定价下是否还能卖出去”。一些图书出版方面的专家介绍这种图书类型的特点和价值,“限量版图书就像邮票一样,价值在于稀缺性,但它仍旧是一本图书,价格不宜高得离谱”。对于限量版图书,不是每本书都可以,还要拿捏住关键,作者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出版时机是否有切合点,如纪念日,能出限量版书的作家不多,没有极旺的人气和广泛的受众,万不可能。而韩寒,有人气、有影响,是畅销书作家,读者粉丝众多,似乎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有文化评论说:通常在奢侈品领域熟知的“限量路线”如今也移植到了图书市场,而最深精此道者莫过于郭敬明。郭敬明不久前发售的《爵迹》,限量珍藏版4万套,每本定价268元,随书附赠礼品,书籍附上了特别绘制的海报,在封底印刻上编码,以期在阅读功能之外增加收藏价值。郭敬明的这种路线貌似很成功,粉丝们排队购买,趋之若鹜。如今,韩寒出新书,在出版营销模式上如法炮制,也走“限量路线”,如此豪华装帧、高价格的图书,能否像韩寒的其他作品一样受到读者的欢迎?

    一些书评家、韩寒作品的读者和粉丝们,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些读者说到自己的感受:韩寒的新作《1988》总量仅100本,也不是让我们这些人买的,这不过是出版商营销的手段,吸引眼球而已。的确,从一些资料来看,韩寒、出版商方面刻意选定的中秋前新书上市的日子,其实那一天也正是韩寒的生日。这对韩寒来讲,这个事件当然有纪念意义,但作为众多喜爱韩寒的青年读者,根据韩寒新书上市的时间安排,再加上这个988元精装本的破纪录定价,他们不能不猜测,这样的行为不过相当于一种噱头、一种炒作,以致也有人刻薄地说,100本书也是中秋节送礼的又一选择,不过“偶像岂能如此圈粉丝钱?”很显然,广大读者的意见是,这次韩寒出版新作已经成了一种很商业化的事情了。

    从图书阅读的文化接受心理来看,读者共有的阅读经验是,一部作品的本身如果脍炙人口,它们的外表如何并不是读书人在意的,购买豪华版图书也不会让他们的占有欲得到什么额外的满足。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知识是无价的,思想也是无价的,但是,以天价的形式束之高阁,则是违背知识、思想的传播的;相反,知识和思想,更希望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之久远、影响人心。所以,相信读者一定希望韩寒新书不应止于一个小圈子内让人把玩,而是更多地走向大众,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图书装帧、版本方面说,世间的确存在某种图书的稀有孤本、珍本,它们的价值代表某一类图书,对这类图书就像读书大家兰姆所说,为了妥善保存,使用再贵重的宝盒、再坚固的铁箱都不算过分。那么,韩寒的新作,是否能够达到永久的价值?也许读者的评判、时间的淘洗、历史的检验,会证明这一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