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屈菡)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和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京剧是较早启动的申遗项目,并经过了认真筹备,在此次会议上,京剧以所有成员国代表一致通过的方式顺利入选非遗名录。京剧以程式化、象征性的虚拟表演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本国文化遗产要素。中医针灸则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据悉,本次会议于本月15日至19日举行,来自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共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6项遗产申报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外,会议在15日通过审议,将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