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深度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大村,文化惠民的缩影
大村之路 文化之思




 中国文化报 >  2010-11-2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村之路 文化之思
——云南“文化惠民”新思维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卢毅然

    中国的广大乡村,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衣食之源、文化之根。

    然而曾几何时,当古老的中国仿佛一夜间摸到并跨入现代文明的门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迅速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如今的中国乡村,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大时代背景下的诸多发展契机,这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面对,用深入的实践去解决。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5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而“文化惠民”工程,服务的对象不光是农村、农民,也包括城市社区居民,但在涵盖整个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针对农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无疑是难点和关键。

    在此背景下,云南省文化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作用的发挥和体现,在“文化惠民”创建活动中把服务“三农”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作为突破口,把“文化惠民”细化为“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具体思路,并在实践中配套出台一系列切合实际、体现创新思维的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边疆民族省份,云南在文化建设上却积极进取、不甘人后,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的许多领域走在了前列。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异军突起被誉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而现在,云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创造和探索出的“云南经验”也开始引人关注。

    谈到“文化惠民”,接受记者采访的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认为:第一,要思路创新。根据农民们求知、求乐、求富的心态,云南省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服务于“三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和谐,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确定了38个“文化惠民”示范村,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在全省推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抓出示范村上千个。第二,要载体创新。创办“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 创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 ,创建“农民演艺协会”,为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找到了全新的载体,各项工作便能扎实有效地推进。

    除了以上提到的观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外,纵观云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三创三转变”、从省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一批文化副县长、从农村有知识且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农民中聘用一批文化干事、从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一批文化辅导员、设立“文化惠农”活动补助专项资金和“农民业余文艺演出”专项扶持资金等创新性思维和做法都可圈可点,有的做法在全国也属首创。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全省新农村文艺会演、“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送戏行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1月19日,全国村级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云南昆明召开。11月19日至23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云南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及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全国乡村歌手大赛”,正在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之一——昆明市郊的福保村隆重举办。这一“农民自己的节日”,展示了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从福保到大村,我们与云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维、新实践一路同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