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婵
6月4日下午3点,8岁的于宇轩在父亲陪伴下,来到山东省图书馆二楼青少年电子阅览室,领到一张免费的少儿上网卡。凭这张智能卡片,小宇轩坐在最新配置的电脑前点击鼠标,浏览网页,登录网上少年宫,阅读漫画,度过了两个小时快乐的上网时间。于宇轩的父亲于德明担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内容,家中电脑一直不敢接通宽带。现在有了这个阅览室,他说自己可以放心了。
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举措,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本着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公共电子阅览室力图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绿色的上网环境。其中,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是重点服务对象。
试点建设开局良好
全国有9个省市开展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已有1357个阅览室实现免费开放,占计划总数的44.5%。其中,山东全省财政累计投入5737万多元,上海市财政共计投入1810万元。天津、辽宁、浙江等省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均超过了400万元,9个试点省市共计筹措试点经费超过9600万元……
这一系列的数字,是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
2010年9月,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召开,拉开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大幕,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浙江省等9个省市率先开展试点建设。“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个试点省市开始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基层服务点,着力为公众营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公益性上网场所。
作为一项惠及全民的重大文化项目,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长期的工作必须有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部署,试点省市都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山东省将全省县级以上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全部列为试点。辽宁、上海、安徽等地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结合,以地市为单位,重点推进。陕西省文化厅与试点地区分别签订《试点建设责任书》,对建设标准、管理规范、宣传标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试点阅览室开放之后,如何能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规范管理是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各省市动足了脑筋。例如,北京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开放时间,建立了上网登记管理制度。山东省推出公共电子阅览室资源管理系统,对绿色游戏、动漫、视频资源、电子书刊等分类动态管理,实现“一站式”资源导航。上海市创建公共电子阅览室专网服务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内容整合共享”,在满足电子借阅、信息查询等必备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内容推介、互动点评等服务功能。
正是因为有了高度的重视、科学的规划、及时到位的资金和规范的管理,才让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创新内容增强吸引力
公共电子阅览室与普通网吧最大的区别是绿色资源的导航和规范化的管理,作为新兴事物,如何开展服务,既区别于网吧,又能够吸引群众?这个问题困扰着各试点单位。既然是惠民工程,就得实打实地让百姓获得实惠。找准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便成为各试点省市的共同选择。
对于公共电子阅览室来说,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针对这个定位,山东省文化厅与山东团省委签署了“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走进青少年宫的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走进青少年宫。天津市开通为中小学电子阅览室服务的综合性资源平台,使公共电子阅览室覆盖全市上千所中小学,涉及在校学生100余万人。北京选择怀柔县马道峪村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开放公共电子阅览室,很好地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上网需求。
然而,要使公共电子阅览室真正受欢迎,避免花大力气建起的设备成为虚设,需要有丰富的资源,各试点单位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他们除了使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专门提供的16批,共计2532GB约2099小时资源之外,还拓开思路,购买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资源。这其中有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资源、少儿学习资源,也有轻松的休闲娱乐资源。比如,浙江省采购了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览室等数据库,上海、山东青岛、安徽芜湖等地还提供了内容符合规定的网络游戏,让公共电子阅览室区别于传统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为了保证上网安全,各试点阅览室也集中运用技术手段,通过身份认证、读者浏览权限管理等办法,杜绝网络垃圾。
离读者需求仍有距离
由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刚起步,并没有可借鉴的范本,试点省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难题。
尽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不断加大对各试点的资源支持,各试点单位也着力筹集经费购买资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内容离读者的实际需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模式。面对社会网吧带来的挑战,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加大影音试听、益智游戏等休闲娱乐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将是公共电子阅览室面临的必然选择。公共电子阅览室不仅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知识、完善自我的课堂,也将成为满足他们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
缺乏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也是各试点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各基层点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多数由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工作人员兼任,随着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日常管理工作量的增大和专业管理维护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公共电子阅览室列入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施免费开放的基本内容,一直困扰一些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电子阅览室运行经费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这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开展持续服务提供了良好保障。但是设备更新、软件更新换代以及丰富的电子资源采购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另外公共电子阅览室产生的电费、光纤网络费用、人员管理费用,机器的损耗、耗材、等后期运行经费,仍然存在较大缺口,这给各试点阅览室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他们也需要不断扩大宣传,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建立经费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