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志愿者让天津泰达
图书馆服务更贴心
首图邀市民共享“我们的节日”
深圳福田社区艺术节开场
全国音乐学院文献编目标准研讨会召开
重庆图书馆举办聚焦农民工活动
东莞举办群众歌曲创作笔会
“杜菜王”的文化经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6-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愿者让天津泰达
图书馆服务更贴心

    袁晓峰

    每个月的第一天,天津市泰达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晓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志愿者下个月的服务时间,以确保每天都有适量志愿者帮助员工对当天的图书进行整理。图书馆成立9年来,这些“编外馆员”们坚持到图书馆义务服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安静、温馨的读书、借阅环境。

    这支由4000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日前入围中国志愿者委员会评选的“全国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多名优秀志愿者也被授予全国、市级优秀志愿者称号。志愿者融入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还培养了读者爱图书、保护图书的新理念。

    回忆起刚开馆的时候,李晓民说,由于泰达图书馆拥有100万册藏书,是区级图书馆中藏书较多、覆盖面较广的图书馆,且每天的开馆时间长达13个小时,每位馆员每天要负责约4万册图书的借还、上书、理架及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由于人手不够,很多图书不能及时进入流通环节,全馆的工作人员都忙着整理图书。”对此,图书馆自2003年起引入志愿者服务,由志愿者负责进行图书整理、排架等辅助性工作。

    2009年到图书馆负责图书整理的志愿者周蒨说:“我们得先识别书上的标签,按照标签上的拼音字母找到书架,再按字母下面的数字找到摆放顺序。刚开始,我常常被这些数字搞得头晕脑胀,甚至要跪在地上两个多小时。”

    随着志愿者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逐年增加。除了帮助处理日常事务,志愿者们还把自身的专业、技能融入到服务中。例如在图书馆开展一些国际会议时,具有外语专长的志愿者会提供口语翻译。

    从2008年至今,泰达图书馆志愿者的人数突破4000人次,服务时间超过1.5万小时。目前,图书馆已和区域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建立起联系,现在天津众多企业和高校都将图书馆作为服务基地,坚持每月组织员工和大学生到馆服务,力求使志愿服务长期化、规范化、多样化和制度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