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淼
著名导演田沁鑫有句名言:“我做戏,因为我悲伤。”从29岁时就让她拿遍国内戏剧大奖的《生死场》,到创下票房奇迹的《四世同堂》,虽然她的作品题材内容各不同,但每一部都充盈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最近,田沁鑫却有点“出格”。一部名为《夜店之天生绝配》的小剧场话剧在北京国话先锋剧场上演。这是田沁鑫第一部“癫狂喜剧”,而这样一部作品,也必然会让观众“癫狂”。
7月6日,因治牙整个脸都肿起来的田沁鑫戴着口罩出现在《夜店之天生绝配》的恳谈会上,回应观众的质疑,畅谈自己的做戏态度和内心想法。
质疑之一: 田沁鑫堕落了?
话剧《夜店之天生绝配》改编自青年导演杨庆的电影《夜·店》。话剧以原电影人物关系为基础,从一场严酷又荒诞的“七星级”警察局深夜审讯开始。
剧组的宣传单上,《夜店之天生绝配》剧情被归纳为“一颗名贵钻石丢失引发的‘正问邪答’脑筋急转弯游戏”。再看演出,这场警察与嫌疑人的审讯显然有些“跑题”——警察要嫌疑人老实交代案发当晚在超市里的所作所为,而7名嫌疑人都在顾左右而言他,不着调地交代着他们的“前史”,谈论着自己成长中遇到的烦心事,抨击着社会上各种怪现状……癫狂的台词、癫狂的表演,都令人捧腹。
作为田沁鑫的第一部喜剧,《夜店之天生绝配》自上演以来,无论是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应还是票房成绩都很不错,剧组甚至临时决定加演。然而这部嬉笑怒骂的作品,因为和田沁鑫以往作品风格大相径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观众甚至怀疑:这是田沁鑫的作品吗?
面对质疑,田沁鑫说,《夜店之天生绝配》依然源自悲伤,她认为“用喜剧的形式探讨当下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这种表现形式能释放出不同于悲剧、正剧的巨大能量”。“我做戏向来是‘一戏一格’,从来都依据题材定形式。但可能观众有惯性思维,觉得我出手就应该是《生死场》、《四世同堂》这样的作品。其实我执导的《赵平同学》、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这次的《夜店之天生绝配》,都在找一种‘排练场戏剧’随意轻松的感觉,其底蕴和本质虽然依然悲哀,但表现方式是用最接近地气的逗乐,去感知时代最切肤的疼痛。如果无力改变生活,那么用癫狂或扯淡的态度去面对未尝不可。”
质疑之二: 田沁鑫只是挂名?
《夜店之天生绝配》剧组,除了由田沁鑫担任导演,还有郭郭和颜永琪两位年轻人担任执行导演,这也自然引发了观众对于“是否为了好卖票让田沁鑫挂名”的猜测。
对此,制作人李东回应:“我可以实在地告诉大家,田沁鑫导演在《夜店》上花的时间和心血,甚至超过了《四世同堂》!”
据李东透露,今年田沁鑫工作室的重点剧目是改编自朱德庸同名漫画的喜剧《大家都有病》,原计划5月上演,但由于在排练中发现难度很大,于是决定先排《夜店之天生绝配》。对这部“练兵之作”,田沁鑫每天都跟演员排练到凌晨三四点。
几个月的“癫狂”排练和将近一个月的演出,让《夜店之天生绝配》剧组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而这也让田沁鑫更有信心去面对年底“大餐”——《大家都有病》。“我们会在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整修改的过程中,努力呈现给大家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质疑之三: 植入广告太扎眼?
去年,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植入广告就已经将田沁鑫推到了风口浪尖。今年,《夜店之天生绝配》舞台上不仅有两个硕大的产品冰柜,场景转换也以该产品的广告作为背景声,演出中演员们会随意打开冰柜拿出产品喝或者送给观众,甚至剧名中的“天生绝配”也是节选自该产品的宣传语。
对于如此众多的广告植入,田沁鑫回应说:“我不想做得鬼鬼祟祟,广告植入就要大大方方。因为我的故事恰好发生在超市,超市里面有冰箱和饮料,这很自然,并不是广告赞助商有这些具体要求我才这样做。”
制作人李东也表示,这是不用回避的问题,广告商不仅为《夜店之天生绝配》提供了资金赞助,还以产品销售渠道为剧目做了营销宣传。“这部戏实际是按大剧场标准制作、演出的。包括演员的选拔及训练等方面,我们的执行标准也都非常高。广告商的赞助,分担了我们的制作成本和观众的看戏成本,从目前的市场反响与票房来看,此次合作效果很好,不然也不会加演。事实上如果没有广告商的赞助,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一年内演出100余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