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塞内加尔特约记者 佘明远
7月8日,由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达喀尔高等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文化聚焦——塞内加尔大学生感知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30名来自塞内加尔的大学生将于7月15日开始他们的中国之旅——在北京和天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参观访问,并与中国大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帮非洲青年开阔视野
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龚元兴夫妇、塞内加尔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巴巴加尔·迪亚尼、达喀尔高等工商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阿马杜·阿迪乌、环球视野传媒集团总裁本·巴斯等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龚元兴大使、阿马杜·阿迪乌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代表熊伟、“2011中国文化聚焦——塞内加尔大学生感知中国行”代表团团长阿卜杜拉耶·迪亚尼还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011中国文化聚焦——塞内加尔大学生感知中国行’代表团一行30人将于7月15日至30日访华。按照中国的传统风俗,我们今晚举行的启动仪式就是为代表团饯行,祝愿你们一路平安、访华愉快。”龚元兴大使对访华代表团一行表达了热情的祝愿,他表示,中塞复交后,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十分活跃,为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全面、深入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举办的“感知中国行”活动,无疑将进一步激起塞内加尔学生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
阿马杜·阿迪乌说,非洲平均年龄在25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50%,年轻人需要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作为非洲的忠实伙伴,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阿马杜·阿迪乌感谢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几年来对高等工商管理学院开展与中方交流与合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此次“感知中国行”活动,必将有益于增进塞中两国青年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对今后塞中青年的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近距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
据了解,此次受邀来华参观访问的30名塞内加尔大学生多数来自达喀尔高等工商管理学院。作为塞内加尔乃至西非地区著名的工商管理学院,达喀尔高等工商管理学院一向以严谨的教学作风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著称,10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工商管理人才。中塞复交后,学院领导十分重视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中文教学,把与中国的交流看做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达喀尔高等工商管理学院在中国有留学生20多人,学习中文的学生也已达300多人,成为塞内加尔开展中文教学最好、学习中文学生最多的学校。2010年5月6日,该院还成立了“中国之友俱乐部”,组织开展“中国文化日”等一系列活动,在学校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很多塞内加尔大学生原本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充满了向往,一直通过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等途径了解和感知中国。这次活动为他们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亲身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提供了机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学生代表盖伊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我认为这次青年交流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塞内加尔和中国之间牢固的双边关系。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想通过这次访问,丰富自己对中国的了解。”
拉近中非大陆之间的距离
塞内加尔大学生代表团将于本月15日启程,前往中国进行参观和访问。访华期间,中方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项目。除了汉语和文化方面的学习,学生们还将参观中国北京、天津两座城市的名胜古迹和经济开发区,并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龚元兴大使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满了期待,“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你们将亲眼目睹魅力无穷的中国民间风俗,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中国文化聚焦——塞内加尔大学生感知中国行’在两国青年间的交流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希望该活动能够成为中塞两国青年交往的永久平台。”
文化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则是国家之间关系友好发展的未来保证。中塞双方都很重视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致希望能够通过举办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我认为不同国家的人们如果缺乏文化交流,他们便不会对对方有深刻的了解。通过本次活动,塞内加尔的青年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中国,同时中国人也将进一步了解塞内加尔,这将拉近中非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阿卜杜拉耶·迪亚尼博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