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 炜
作为特邀基层代表列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随后赴澳门参加“澳门江苏周”苏澳书画家笔会活动刚回到南京的江苏省美术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孙晓云,10月25日下午在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我作为江苏文化系统的代表,也是全国美术馆、书画界的代表,列席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感到非常荣幸的同时,也很受鼓舞。”谈到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孙晓云难掩兴奋之情,“我是一名美术馆馆长,也是一名书画艺术工作者,来自文化服务和艺术创作一线,亲身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看到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这么重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令我们备感振奋。”按照会议安排,孙晓云在分组讨论会上作了发言。她说,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对文化场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力度很大,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了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建成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文化大省,惠及广大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
作为一名有幸参会的美术书法界代表,结合自身专业,孙晓云表示,看到中国书法要纳入中国文化的整体传承,十分高兴。文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母体,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写好中国字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是提升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孙晓云说,参加这次会议让我切身地感受到党和国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以及前所未有地对文化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专业文化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我觉得需要思考我们应该为文化繁荣、为这个时代、为社会做什么。”孙晓云说。
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号角已经吹响,孙晓云说,在公共文化服务和艺术创作一线,我要更好地带领美术馆同事们努力建设现代化美术馆,利用这个窗口宣传、展现好江苏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呈现给更多市民、观众以好的艺术、美的享受,真正体现文化惠民的指导思想。同时,加强省际、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不断扩大江苏文化在全国和海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