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 论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将欢笑送进农村场院
欢乐庙会 幸福春节
周强到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调研
辽宁:《龙舞辽河》迎新春
中国杂技节目双捧“金小丑”奖
河北省非遗展演元宵节亮相正定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带动产业集群




 中国文化报 >  2012-01-3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欢笑送进农村场院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赴山西长治慰问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翟  群

    近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文化下乡演出团赴山西省长治县开展文化下乡慰问演出活动,他们精心挑选了刚刚创排完成的反映现代校园生活的现实题材儿童剧《特殊作业》和趣味益智剧《小吉普·变变变》,将欢笑送到田间地头。

    这边,高年级的孩子们看着《特殊作业》中5个家庭里不同类型的亲情故事,或沉思、或流泪;那边,低年级的孩子们跟随演员欢快地唱着《小吉普·变变变》中“变,变,变什么?”的歌谣……在短短5天时间里,两支队伍共演出16场,观众达1万余人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特殊作业》在基层首演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新剧目《特殊作业》赴长治县首场演出的当天,能容纳1000余人的长治县工人俱乐部内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不断。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雷喜宁表示,将《特殊作业》的首演放在基层,就是希望这部戏能在基层得到锤炼,希望通过5个特殊的家庭面对“特殊作业”的不同反应,折射出现代孩子的心声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倡导感恩,呼唤亲情和社会大爱。

    “中国儿艺此次慰问演出,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带到长治县,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对提升长治文化品位、发展文化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长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俊英说。

    演出结束后,当记者问起观众中一名二年级女生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家庭时,小女孩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她自己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是我第一次在剧场看儿童剧演出,这部戏很感人,让我更加懂得和珍惜亲人的爱。”

    《小吉普》“开”进农村场院

    中国儿艺文化下乡的另一支小分队《小吉普·变变变》先后“开”进了长治县的南呈村、西申庄村和振兴新村。无论是在需要孩子们自己搬着小板凳来看戏的简陋场所,还是在修建一新的村民活动中心,小分队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该剧注重让孩子参与到演出中,一些日常用品到了演员的手里,仿佛立刻有了生命,它们会“变成”大象、鸭子、鱼和会杂耍的小熊……让孩子的想象力在欢笑声中插上翅膀。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秀戏剧的熏陶,《小吉普·变变变》在振兴新村演出时,周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受邀一同前来观看。

    “这个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诙谐幽默和拟人化风格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看了比过年还高兴。”朔村幼儿园中班教师杨芳说。

    这样的演出也让演职员们受益良多,青年演员杨成说:“那些孩子们对艺术的渴望,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儿童戏剧表演的决心,我要把更好更多的演出献给他们。”

    此次下乡演出,由于当地剧场条件有限,全体演职人员克服了众多困难:没有吊杆,舞美人员用竹竿和长达1500米的绳子拴手动吊杆;没有暖气,演员们仍坚持穿着薄薄的演出服;为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看到演出,《小吉普》剧组有时一天要演出3场,从天不亮就开始忙碌,装台、演出、拆台,再赶赴下一个演出地点,再装台、演出、拆台……

    近5年来,通过“经典儿童剧走进西部”“文化下乡”等活动,中国儿艺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12个省区市的学校、福利院、社区公益演出407场,45万名边远地区的孩子因此接触到了高质量的舞台艺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