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 炜
龙年春节期间,江苏南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看民间文艺演出、赏花卉盆景展、猜迎春灯谜成为市民过年的重要方式。据了解,春节期间南京市及各区县组织安排的舞台歌舞戏剧演出、广场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共有50多项,让市民度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文化年。
五彩花灯耀古都
春节前夕,第二十六届江苏·秦淮灯会亮灯仪式在南京中华门瓮城广场举行,来自台湾的巨型灯组“神龙腾跃”与中华门瓮城顶端的“龙腾盛世”主灯交相辉映,一片盛世龙腾景象。南京市秦淮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灯会在夫子庙陆上、十里秦淮河水上、明城墙空中立体布展,灯展、灯景、灯船、灯市“四灯”同展,再现“秦淮灯彩甲天下”盛世美景。
据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名誉会长郭蔡文介绍,为了参加此次秦淮灯会,台湾特意选聘了最好的灯艺师傅,扎制了高达14米的“龙腾盛世”等40余个灯组,希望借“龙”这一全球华人共有的主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月22日晚,除夕之夜的南京玄武湖畔灯火璀璨、流光溢彩,玄武湖公园举办的“千只龙灯来相会,除夕之夜同贺岁”辞旧迎新“喊年”大型祈福活动,吸引了近百位属龙的市民参与。从当晚8点半起,玄武湖公园门前就聚集了大批市民,在面积达40平方米的超大屏幕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民俗馆内过大年
大年初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座无虚席,大红灯笼与一串串彩灯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观众们看着以方言表演、反映身边事、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精彩节目,备感亲切。南京白话演员赵爱民一身红装登场,刚一亮相便赢得满堂掌声。他表演的《金陵吆喝》呈现出了数十年前南京街头“卖冰棍”“修雨伞”“炸炒米”“补铁锅”等叫卖声,原汁原味,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在民俗博物馆展厅内,展示着各种南京民间工艺品,云锦、剪纸、木雕、竹刻等各具风采,在数只大龙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很多市民是一家老小一起过来游玩。走入民间艺人展区,空竹艺人孙先生上下翻飞把个空竹抖弄得呼呼作响,赢得了观众连连喝彩。竹刻艺人赵女士、绒花艺人赵先生、绳结艺人汤女士等先后各展拿手技艺,观众连连拍手叫好。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为了欢度龙年新春佳节,民俗博物馆与南京市白下区文化局对馆内舞台演出、民间工艺品展示与民间艺人现场展演进行了精心组织,春节假日期间天天有好戏,时时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