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章
1959年12月8日,我们接新兵人员到达了辽宁辽阳。12月22日,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参加体检的应征青年三五成群,向体检完的人问东问西。其中一大伙人围着一个不太高的小伙子,听他挥舞着小拳头大讲家庭怎样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表示参军是为了保卫祖国,为阶级弟兄报仇等。当他见我凑拢过去后,便靠近我,并用手拉着我的衣襟,死命地纠缠住我,非要我批准他当兵不可。护士告诉我他叫雷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雷锋。
1960年1月2日,初检合格的新兵报到。新兵下了汽车排成两路纵队,雷锋走在最前头。他上身穿黑色皮夹克,左肩系着红绸,胸前挂着一朵很大的大红花,脚穿一双黑色高靿皮鞋,走起路来步伐雄健。特别是他头戴一顶黑皮火车头式的棉帽,额前露出一绺刘海儿,显得稚气又天真。新兵集中的第二天就发了新军装,但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条件或者政审缺乏必要的手续,被编入预备队,作为复查的对象。雷锋被列入了复查的对象中。在这些人中,他比任何人都紧张,紧跟着兵役局的余政委一步也不离开,致使老领导无可奈何,只好给他临时选定了一个用场。
当天下午,余政委拉着雷锋进屋对我说:“戴参谋,我给你送来一个小便衣通信员,他老是跟着我不放,非要闹着当兵不可。”就这样,老政委把小雷锋交给我。我看了看雷锋,他首先开口:“戴参谋,已经开晚饭了,走,吃饭去吧,我给您拿碗。”在往食堂去的路上,他紧跟着我,不时地用手拉着我的衣服说:“戴参谋,这回可以确定我当兵了吧?我行,我当过通信员,还在家乡的县委会当过公务员哩……”我侧脸看了他一眼,他两眼不住地盯着我,没再继续说什么。
吃过饭后往回走,遇到新兵营荆营长和教导员李恒基。走在路上我向他俩简短地说了一下晚饭前余政委送来雷锋的情况。李恒基说:“这个娃还怪机灵的哩,你为啥要当兵啊?”雷锋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他的家庭如何受尽了旧社会的苦难,是共产党解放了他的家乡,他参军就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他巧妙地急转了话题:“我为了要当兵,什么东西都不要了。厂里的李书记不愿让我走,我就找辽阳市兵役局,余政委的家我都去找过,连老政委的家属都很同情我当兵的请求,可是她说了不算。”接着又说,“不然能让我给你们当便衣通信员吗?现在我知道了,你们三位就是接新兵说了算的首长,你们就批准我当兵吧,行不?”后来荆营长用玩笑的口吻说了句:“我们都不同意接你当兵,那怎么办?”雷锋一紧张,信以为真,紧接着说:“你们不接我,我自己去,你们带新兵回部队我就跟到部队去。”
自从余政委把雷锋交给了我们之后,他始终和我们朝夕相伴,他的表现常常使我们深受感动。有关雷锋参军的所有报道,一向都提到他身材矮小,才1.54米。因受身体条件影响,他虽然能够参军,却似乎是很勉强。雷锋差点没能参军,这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身体条件影响。雷锋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领导对他很喜欢。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要求当兵的心情多么迫切,他所在厂的书记根本不想让他走,这才是他参军受到阻力的基本原因。
按征兵政策规定,有两条是绝对不得违反的。一个是年龄限制;一个是政审表,盖章不完全不能征。当时的雷锋,只能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经我几次同兵役局联系,他们说:“厂里不给出具政审表,原因是1958年雷锋进厂时没有原始档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旅顺口海军基地的李大队长因此坚决不接受他参军。
像雷锋这样当兵心切,表现好,但应征手续不全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新兵带回部队后,要进行适当时间的检疫隔离和新兵训练。在此期间,一旦发现某个新兵因身体条件或其他政治原因不适合留在部队,允许按照国防部规定,作新兵退回处理。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雷锋带回部队去,万一不行再说。向老团长、荆营长、李教导员报告情况后,我向名册上填进了雷锋。
批准雷锋参军,辽阳市兵役局没提出任何异议。唯有雷锋工作单位弓长岭矿后向兵役局反映,认为在政审手续不全的情况下,不应该同意雷锋参军。但毕竟接兵部队同兵役局领导沟通已经决定,而雷锋本人参军又非常坚决。诚然,不论怎么说,当时我们确实是未按政策规定接了一名特殊的兵。
为了弥补雷锋参军政审手续不全和补办几名新兵团员的组织关系,我曾到辽阳补办手续。这次在兵役局,他们对我说:“不是你大胆地确定,雷锋这个兵就当不成啦!原来弓长岭矿不出具政审表,并不是因为雷锋没有档案,是因为他们李书记舍不得放他走。”我这才恍然大悟。
(选自《走近雷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删节。作者是雷锋生前所在团军务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