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雨露滋润每一颗心灵
2011年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部署。
2011年12月28日,由文化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温暖之春”2012年慰问全国农民工春节晚会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近3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农民工观看了晚会。这已经是该晚会连续第二年在京举办。
作为文化部主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业务司局,社会文化司长期以来采取多种措施致力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文化权益。如让外来务工人员免费进入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阅读图书或参加文化活动;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网上阅读、影视播放、知识讲座、信息查询等文化服务;推动各地广泛开展农民工艺术节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
据文化部在全国范围进行的农民工文化保障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不少实效。如深圳南山区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区设置外来工图书馆;拥有400多万名农民工的深圳宝安区采取“校企合作”和“社区教育”等模式实施“造就百万技能人才工程”,每年培训的农民工在10万人以上。广东东莞的“新莞人才艺大赛”“我的打工成才路”巡回演讲等活动已成为当地品牌文化活动项目。央视春节晚会上,“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大衣哥”朱之文的出现就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憧憬、文化追求、文化表达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