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让老百姓的生活有滋有味
文化惠民首先要价格亲民
三坊七巷成为国家级文艺创作基地
戏画展演传播画韵昆声
《牡丹亭》“回家” 汤显祖“出国”
1至2月全国收缴非法出版物600余万件
湖南召开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工作会议
山西晋城来京推介旅游
倾听农村娃的心声
招 聘 启 事
山东曲阜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招商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惠民首先要价格亲民

    侯严峰

    在山东烟台,许多市民都对即将启幕的“2012烟台大剧院春夏演出季”翘首以待,因为他们最低只要花几十块钱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盛宴。与一些城市“高高在上”的演出票价相比,烟台市政府专门出台规定,将大剧院所有国际及国内一流演出的年均票价控制在280元以内,而且不允许包场,真正确保了文化惠民,让普通市民能买得起、进得去。

    文化惠民是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的一项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但在如何发展上,还得政府舍得“掏腰包”。就拿烟台大剧院来说,它是一家“有限公司”,走的是市场化路子,解决经济效益与公共需求之间的矛盾,最终依靠“政府能承受,市民能消费”的理念,由市政府每年直接补贴1500万元。而最初在市中心建这些文化中心,政府更是舍弃了高达7亿元的直接收入。

    眼下,各地都在推进文化工程建设,不少城市冒出许多令人称奇的“文化地标”,城市文化设施日新月异。然而,一些花巨资打造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了“高消费”场所,票价动辄几百、上千元,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却步。设施虽然齐全了,但“文化”离百姓越来越远,“惠民”成难以企及的奢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既是文化惠民的工作要求,更是广大城乡居民的殷切期望。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欠账”严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各地踊跃进行文化设施建设,这本身值得肯定。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切实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文化消费问题,把钱真正花在群众的心坎上。

    文化惠民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但是,无论什么地方,也无论什么区域文化,都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价格亲民,文化惠民才有落脚点和出发点。

    (新华社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