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评入围名单公示
将名街评选活动推向深入
拓展内涵,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将名街纳入法定保护体系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投票流程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评选推介活动评选标准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评入围名单公示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

    四川泸州尧坝古街

    西藏江孜县加日郊老街

    陕西榆林米脂古城老街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淳老街

    山东青岛小鱼山名人街

    安徽绩溪龙川水街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斗门旧街

    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

    长春市新民大街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

    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上、下老街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西上街

    福州市朱紫坊历史文化街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

    厦门市中山路街道始建于1925年,位于厦门鹭岛的西南部。中山路是厦门街市马路“四纵七横”中的“七横”之一。自开街以来,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中山路是厦门目前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拥有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等众多人文古迹。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成片的南洋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特色小吃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构成厦门中山路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中山路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涉台文物古迹1处,历史遗址、古迹10余处,还有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街

    尧坝是川黔茶盐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尧坝古街素有“川黔走廊”之称。街道全长千米,南北走向,呈“S”形布局,两边是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落。

    街区包括清进士牌坊、王朝闻故居、清嘉庆建筑大鸿米店、明朝古庙东岳庙、清周家祠堂周公馆、娘亲古榕等著名景点,以及散落于千米长街的各种茶馆、酒肆、染房、客栈等,保存完好,古朴依然。

    先后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四川十大最美村落等,有“古民居活化石”之美誉。

    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加日郊老街

    加日郊老街位于江孜县城北侧,海拔4020米,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街面上看,一幢幢藏式楼房鳞次栉比。每幢建筑,不论大小,布局自然随意,造型柔和优美,那种“上宅下店”“前铺后宅”“前店后院”的建筑形式,将居住、经商、休闲娱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重重院落,巷道幽深,给人一种宁静安逸。江孜老街作为贸易集散地,既有商店、摊点,又有手工作坊,与老街建筑共同构筑了江孜古镇独特的艺术风格。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

    陕西米脂古城老街是有着“陕北文乡”之称的千年古城——米脂古城聚落的主要街巷景观,由十字街连接的东大街、北大街组成,店铺林立,生机盎然,众多的保存比较完整的窑洞四合院分布在大街两侧。窑洞四合院的主格局为“明五、暗四、六厢窑”式,在全国最具典型性。

    街区内有高将军宅(明延绥镇镇边将军)等众多的明清窑洞四合院、套院,有李自成当年做驿卒的马号圪台、草场等遗址,有文庙大成殿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米脂女校,有布衣作家李健候、秦腔泰斗马建翎故居。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位于高淳县淳溪古镇的西南部,是淳溪古镇最重要的中心街区,明清时期的县衙即设于此。高淳老街是一个纵横相交、完整分布的临河型街区,由中山大街(老街)、河滨街、当铺巷、陈家巷、傅家巷、徐家巷、井巷、王家巷、小巷、官溪路等11条街巷共同组成,以纵贯区内的老街命名,总面积约7.6公顷。高淳老街历史街区分布着成片的明清建筑群,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被中外学者和游客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古建筑的艺术宝库”,其中规模大、特点鲜明的有吴家祠堂、杨厅、关王庙等。

    山东省青岛市小鱼山名人街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沿海区域,主要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小巷构成,面积约65公顷。历史上,由于许多学者、作家与科学家在此寓居,故称“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现有康有为、闻一多、梁实秋、杨振声、沈从文、洪深、老舍、赵太侔、童第周等文化名人故居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历史建筑占总数的62%,目前90%为民居。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在此成立,是后来山东大学的前身。1932年,这里诞生了亚洲第一座水族馆,是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发祥地。

    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水街

    龙川水街位于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水街长约500米。水街之水源于石金山麓,南流经岭里至岭外。河岸陡直,沿河岸设有石踏步下河,以利居民浆洗取水,更有一处下河处,形同小码头,用青石和花岗岩砌成,是清代早期所建,至今完好。河两边街均为水街,北岸麻石条横铺,南岸青石直铺其中,两旁鹅卵石相衬,称之龙鳞。

    龙川水街及其附近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主要有49处,如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胡炳衡故居等等。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旧街

    斗门旧街是一条具集市贸易功能的商业街,全长500多米、宽7.5米,由石板路串联贯通。斗门旧街自古以来就是珠三角南岸各类货物的重要集散中心,呈“丁”字形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曾汇聚了布店、百货店、米铺、中药店等200多间商铺、500多户商家,外观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商铺尚有86间。其中最重要的是“斗门侨批业联营社”,是广东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经营侨汇金融兑换业务的商号。

    旧街沿街紧密排列的商铺骑楼,建筑风格多样而统一,集中体现了当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是一处横卧在南粤大地上的兼具中西建筑风格的独特建筑群。

    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

    紫阳街始建于三国,距今约1700多年历史,格局沿续至今。该街全长1080米、宽4米,一色的青石板路面。

    紫阳街名取自临海人——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街区完全保留了唐宋坊巷格局,肌理依旧,坊墙依存,具有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街、山、水、城墙浑然一体,体现了临海古城的特色和价值。

    紫阳街房屋和街面店铺保留着宋代的遗风和明清的格局。另外,该街及周边街巷历代名人辈出,故居遗址遍布。除紫阳真人外,还有陈涵辉故居,为明代进士陈员韬、陈选和举人陈英三人而建的“三大夫坊”等等。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

    新民大街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全长1446米、宽54.4米,1933年建成,定名为“顺天大街”,取《圣经》中“人应顺天”之意。道路两侧分别坐落着伪满政权的“四部一院一衙”,是当时伪满政权的政治中心。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道路更名为新民大街,使用至今。

    新民大街修筑至今有近80年的历史,沿街的建筑虽几经增建,但基本布局和重要历史遗存仍保存完好。主要历史遗存包括伪满时期的6处旧址: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全长250米、宽3至4米。中英街一边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的香港、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深圳,小街好像一条纽带把深港两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街两制”人文景观。深圳一侧的建筑主要以骑楼为主,附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和吴氏宗祠。香港一侧的建筑风貌以单层两面坡的砖瓦房为主,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街道中央则有省级文保单位——中英界碑(1至8号)。沙头角镇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沙头角鱼灯舞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

    万安老街坐落在有1700多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万安古镇境内,主街道全长1000米,总面积0.17平方公里。万安老街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风貌典型代表,以商业功能为主的“街”和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巷”,构成了老街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街区及周边现存明清古塔3座、古桥4座、民居(含店铺)38处、古水埠码头12处;清末和民国时期传统民居建筑(含店铺)130余处。

    老街还是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位于万安老街入口处的“吴鲁衡老罗经店”是万安罗盘制作工艺重要的传习所。万安罗盘制作工艺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上、下老街

    哈达铺上、下老街长约1500米,位于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的哈达铺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岷江由北向南流过,是红军长征时期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同时经过并开展大量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

    红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陇南革命根据地,它既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也是决定红军长征命运的决策地。保存有大量的革命历史旧址和革命遗物,如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同志住室(同善社),毛泽东、张闻天同志住室(义和昌药铺),邮政代办所等。且存留着大量保存完好的具有陇南地域特色的建筑物。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西上街

    旧州西上街全长234米,位于旧州古镇城区核心地段。两侧临街民宅多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多进封统印子房”,其特点为:三开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两侧封砌三山屏风墙,既防火又防盗,独具特色。这些民居基本保持原有风貌,古色古香。

    每栋单体建筑内部装饰木刻、浮雕、窗雕饰品等,工艺精湛,内容丰富,表现出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历史建筑鳞次栉比,别具一格。其中西上街古民居建筑群、仁寿宫、天后宫、朱氏民宅是旧州古代建筑的精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州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省福州市朱紫坊历史文化街

    朱紫坊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南街)以西,东至津门路、法海路、花园路,西至南街即八一七北路,北临安泰河,南到圣庙路,面积约17公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风貌的核心组成部分。

    朱紫坊空间丰富,街巷走向及风貌大部分保存完好,不仅涵盖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民居古建筑,还保留了明清沿河商业的建筑形式。街内环境优美,遍布着古桥、古井、古树、神龛、石敢当等历史环境要素,造型美观,历史悠久,集中反映了福州人民对美学的理解,是街内的点睛之笔,与朱紫坊特色建筑共同构成了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街区环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