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如
4月2日是第五个世界自闭症日。当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中间美术馆、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共同策划和组织的“天真者的艺术——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在京开幕,展出27位有自闭症的中外小画家自由创作的400多幅作品。在过去的4年中,“爱在蓝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慈善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自闭症群体。本届展览将在延续公益主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公众呈现这个群体在艺术上的惊人潜力。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脑部发展障碍,而在艺术领域,自闭症患者的作品反而更加纯粹、直接,善于抓住瞬间的想象力,并以常人无法企及的专注将其呈现出来。主办方表示,“自闭症”或许能在医学层面描述这个群体,在艺术领域却并非有效。在他们的作品中,人们能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生机勃勃的生命。这样的力量纯粹、直接,源自不谙世故、不染尘烟的心灵,不同于一般的儿童画,也区别于专业的成人绘画,因此主办方使用“天真者的艺术”这个词定义这些作品,希望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这种力量,也具有更普世的启发意义——每个人都有机会重返天真。
据了解,为保护和鼓励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创作,初步探索他们的绘画审美体系的学术规则,来自美术界、教育界、生命科学界、医学界、社会学界等不同领域的9位专家学者,组成展览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了评审。
“天真者的艺术”的学术价值也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在展览开幕当天,常年关注儿童教育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现身开幕式并发表了《想象力与教育》主题演讲。他表示,想象力和专注是发明创造的关键因素,而孩子们的画就是最好的证明。“盲人失去一双眼,他便全身都是眼,因为他能感受。”郑渊洁说,人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他们,并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
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未来,评委会学术主持人、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很乐观,他表示有一些艺术大师很欣赏这些孩子的作品,且已有画廊愿意经营孩子们的画。这次还邀请荷兰的小画家参展,也是希望能够借鉴国外的经验,提供一个中外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自闭症孩子的未来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此外,由中间美术馆特别策划的“天真者的艺术”专题研讨会于4月8日召开,参展小画家的父母、指导老师与资深的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展开对话,就艺术教育、呵护创造力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