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免费午餐”味道如何
文化站虽小能量却不小
云南鹤庆创建文化乐民示范社区
江西横峰三下乡实行“订单”式服务
“开门办馆”迎来春色满园
湖州将建150个村级文化大舞台
陕西宝鸡:话剧月月演,秦腔周周唱
宁夏中宁新农村扮靓文化墙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站虽小能量却不小
——走进云南龙陵县勐糯镇

    雷  华

    每当夜幕降临,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文化站前的文体广场上都会有众多村民们弹弦踏歌;文化站综合楼内则暗藏“乾坤”——图书阅览室、农民网培学校、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室、乡情展室、体育健身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应有尽有。

    走进图书阅览室,书架上各类书籍排列整齐,大寨村农民万开莲正在查阅澳洲坚果种植方面的图书,她略显腼腆地说,现在农民也要“充电”,文化站就是一个“加油站”。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里,不少村民聚精会神地在上网。“以前想上网得骑车跑上好几十里路。现在方便了,可以随时走过来上网。”村民陈龙乐呵呵地说。正在搜索美国山核桃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海头村农民高坤是这里的常客,几年来,他通过“空中课堂”(党员电教网)学习掌握了冰糖橙的种植技术,如今年创产值20多万元。去年,他又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20亩美国山核桃苗圃园。他感慨地说:“文化站让我们富了口袋富脑袋。”

    为充分发挥文化站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勐糯镇文化站制定了切合农村实际的规章制度,文化站各室(场)全天候开放,节假日不关门;以文化站为平台,开展科技讲座、读书征文、实用生产技术培训、演讲比赛和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吸引群众常到文化站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文化站还实施了“图书银行”计划,采取“共建共享”“存取方便、能存能取”的方式,动员农民群众,尤其是近几年毕业回乡的年轻人把自己保存的图书放到村农家书屋或文化中心户代管,供他人借阅,让各村的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成为群众的“图书银行”,使农户家中“冬眠”的图书“活”了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图书常借常新。目前,勐糯镇已有100多名村民在农家书屋或文化中心户寄存图书、光碟、磁带共3000多册(盘)。田坡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兴也把自家的120多本图书和30多张科技、影视光碟寄存到农家书屋,并作了一首“打油诗”表达村民们的心声:“农家书屋就是好,群众致富不可少;走进书屋学科技,‘加油’‘充电’奔富裕。”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是基础,用是目的。勐糯镇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与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知识的普及、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广大农民也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实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