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世界创意中心”,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增强综合国力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致力于在创意产业的支持、发展及提高生产力方面建立一个更好的政策(包括税收政策)框架,通过税收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把税收激励作为管理出版业的一个有效经济手段。130多年以来,英国历届政府从未对图书、期刊、报纸征收过任何增值税,从而使图书与其他出版物始终处于零税状态。这使英国出版业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增长,英国跻身于世界出版大国之列。当然,出版社仍要承担执照税、所得税等。如政府对音乐产业中的唱片销售增收17.5%的增值税,而对于音乐出版物则不收增值税。因此,音乐出版物在英国非常畅销,通过大量发行获益颇丰。
二是实行差别税率是扶持文化创意业的一个重要做法。英国政府给予一些大学出版社以“慈善机构”的地位,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 它们的经营全部是免税的,这一措施旨在资助学术出版。
三是开征伊迪税为电影制作开辟专项筹资渠道。从1950年9月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对电影门票根据其价格向影院经理征收税款,根据参与制定该税收政策的财政官员的名字而命名为伊迪税。政府将税款用来资助国家电影投资公司(创立于1949年,主要职责是向独立制片人发放贷款和保证金)、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制片委员会。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英国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伊迪税基金也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吸引美国制片厂来英拍片的主要动力之一,它促使美国公司组建英国子公司生产英国影片以符合取得伊迪税基金资助的资格,引起了美资的进一步涌入。事实证明,伊迪税方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没有伊迪税,英国制片业可能会全面崩溃。
四是对电影的税收优惠进行明确的国籍鉴定刺激本国电影业的繁荣。从2006年开始,制作成本在2000万英镑以下的英国电影,电影公司至少可以获得在英国花费成本20%的税收优惠,而那些成本高于2000万英镑的英国电影,电影公司至少可以获得在英国花费成本16%的税收优惠。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投资影视制作的风险,受到了英国电影人和海外投资者的欢迎,有利于英国本土电影的制作,以及吸引海外针对高预算影片的投资,尤其是吸引好莱坞的大制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