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湖湘文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袁浩与他的励志堂
用“五个一”阐释湖南酒文化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浩与他的励志堂

    袁浩(中)与前来雷锋精神励志堂的大学生交流

    本报驻湖南记者   王  伟    通讯员  何  雯

    在长沙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一家高档会所被改成了励志场所,命名为“雷锋精神励志堂”。无偿帮助困境中的下岗工人、创业不顺的老板,特别是期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6年来,这家会所以每周一次以上的频率,共开设300多场励志课,为2000多名青年免费培训,已经帮助1000多名青少年走上成功路。“雷锋精神励志堂”改变了传统的学习雷锋模式,通过“授之以渔”的新方法,让雷锋精神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传递。

    会所变身,散射心灵之光

    “雷锋精神励志堂”位于长沙市八一路的湘汇大厦,原是一家高档会所,每年租金的花费就高达30多万,生意一直非常红火。6年前,担任过多家公司顾问的袁浩接手这里,他毅然将高档会所改成了创业者的励志堂,举办沙龙性质的讲坛。几年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全国人大代表文花枝、著名评书曲艺表演大师单田芳等知名人士纷纷应邀来此谈心解惑,为处在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的心灵之光。

    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袁浩说:“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自主创业卖书赚来的。”

    198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袁浩背负着5000多元钱的债务,那个时候,对袁浩来说简直是个还不清的天文数字。他回忆:“当时,长沙黄泥街有个卖教辅书的老板在卖《初中英语速成词典》,他手下8个业务员,卖了两年,只卖出1万多册,而我3个月卖了30万本。”说起当年卖书的经历,袁浩露出自豪的笑容,当年的那些数字他记得一清二楚。“靠卖书我不仅还清了那5000块钱的债,还赚了八九万元。”

    近日,雷锋精神励志堂再次开课,“大学生创业如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如何处理上学和创业的关系?”这些热门话题吸引了一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将茶香四溢、书香味甚浓的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开办6年来,“雷锋励志堂”走出了一个个成功典型。

    1976年出生的陈梦是湘西人。9岁那年,她被教练看中并开始了举重生涯。1992年,陈梦参加了湖南省青运会,一举获得了银奖。而在整个湘西州的体育竞赛中,她一连获得了3块举重金牌,成为当地的举重冠军。10岁那年,陈梦考进了贺龙体育运动学校。可命运跟陈梦开了个玩笑,因为贫血,陈梦从体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开福区新河街道群芳园社区工作。2009年开始,陈梦在袁浩的帮助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黑茶产业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她与朋友一起创办的名望黑茶品牌成为了高档黑茶,并一举获得农博会金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孙莹是来自吉林一个贫困家庭的大二学生,一直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外打工,以减轻家庭经济的压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雷锋精神励志堂”,并成为这里的工作人员。短短几个月后,她升任企业门店店长。在这里她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推销自己。

    “励志堂”虽被冠上 “雷锋精神”的名号,但是身为“雷锋精神励志堂”创办者的袁浩却轻描淡写地聊起自己创办“雷锋精神励志堂”的动机:“我只是在做着很平凡的事,我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用公益心和爱心去面对每一个人,让爱心和公益心贯穿在每时每刻每个地方。”

    传承接力,倡导服务精神

    袁浩先后包装了数百种商品,无一例外地印上“为人民服务”等字样。多年的产品包装经验,让袁浩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现象: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产品无一例外地卖得出奇的好。一家签字笔厂家推出“为人民服务”系列产品之后,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困境;一个普通的杯子因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后也变得热销。为什么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产品如此受欢迎?

    雷锋那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广为人知的名言在一段时期内几乎是每个人的座右铭,而今天情况却大不一样。“在道德滑坡的今天,‘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早已被抛之脑后。现在,‘为人民服务’产品的大受欢迎,体现了人们对高尚思想回归的诉求。”袁浩分析道,“我希望我们每销售出一件产品就销售出一种精神,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有产品给他带来一种关于真善美的思考。这是传递雷锋精神的另外一种方式。”

    以“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字样包装产品,袁浩同时也在以它们为理念经营企业和影响每一个来到“雷锋精神励志堂”的人。“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2011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与往届农博会相比更多了一些“人情味”,袁浩带着名望黑茶等产品在此次农博会上刮起爱心公益风,他们将把展会期间销售收入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孙莹和其他6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起,分别接受了每人5000元的捐赠。

    去年12月,中南大学精神与心理专业在读博士生杨怡慕名来到“励志堂”,这位24岁的在读博士生一手创办的茶叶企业遇到了资金、市场营销等难题。袁浩精心指导杨怡所创办的企业从“品牌、生产、市场营销”进行全方位规划。如今走出困境的杨怡也深受袁浩公益心、爱心理念的影响,“公益创业、责任创业”做企业的同时不忘带动湘西保靖县苗族人民脱贫致富,他说:“自主创业两年来,遇到了很多的苦难,但是我们的初衷就是帮助保靖县的苗族茶农脱贫,让所有苗族的学生都不再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

    杨怡的成功,也是“雷锋精神励志堂”的成功。杨怡参加长沙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创业大本营”活动,获得高度认同。袁浩告诉记者:“我们要让公益心成为习惯性的举动,这样爱心才会传承下去、辐射开来。”

    乐于助人,分享成功喜悦

    “6年来如一日去帮助别人,他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袁浩自费创办“雷锋精神励志堂”的故事感动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女孩文花枝。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作为讲座嘉宾来到了“雷锋精神励志堂”,从此成了这里的“常客”。几年来,她多次专程从湘潭赶到长沙,与广大青少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之路。“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也被袁浩这种精神感动了,希望自己以后多参与这种公益活动。”

    袁浩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检察官,“是一个下去公干都要自己带盒饭、绝不为己谋私的人”,袁浩告诉记者他就是在父亲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中长大,有一种“达则兼济”的忧思情怀。他卖过水果,摆过小摊,深知创业的艰辛与挫折。“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做这个事,凡是进入我视野的青少年,我都有一种责任感,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分享自己的经验。”“雷锋励志堂”开办6年来,他自己无偿长年当培训师,还花高薪从全国各地请名家上课,让有志创业之士免费到这里享受培训。

    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文花枝连续几年都积极参政议政,关注过红色旅游产业、农村环境整治、黑茶发展等领域。文花枝透露,她正在积极整理“雷锋精神励志堂”的有关资料,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关心“雷锋精神励志堂”的发展壮大,帮助更多青少年成长。

    文花枝说,近年来,雷锋超市、道德银行、零距离社区、“雷锋精神励志堂”等一个个学习雷锋的新载体在湖南城乡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要充分发挥这些新载体的教育基地作用,雷锋故乡人要真正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人,让雷锋精神在三湘大地上深深扎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