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世界读书日:我们的世界充满书香
她的风华,不只因为站在他身后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读书日:我们的世界充满书香
阅读篇: 免费开放带来阅读便利 荐书篇: 读好书、好读书

    4月23日,陕西作家书画手稿展在陕西省图书馆开幕,以庆祝第17个世界读书日。展览展出了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等102位陕西省籍作家的121幅书画和20余件手稿。活动将持续一周,免费开放。图为贾平凹在现场与读者交流。本报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 摄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4月26日是第1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在这接踵而来的两个日子里,全国各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呼唤人们对阅读及版权的重视。

    版权篇:  知识产权保护是重点

    全国:集中销毁盗版及非法出版物2900万件

    4月24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时举行了2012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李长江在北京主会场宣布销毁活动开始,拉开了全国集中销毁活动的序幕。全国共销毁盗版音像制品、盗版图书、盗版电子出版物及非法报刊2900余万件。其中,北京销毁140万件;河北、黑龙江、江苏等13个省区的销毁数量也超过100万件。

    据介绍,去年,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着力开展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工作,大力查处互联网侵权盗版行为。据统计,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全国共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3836.2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7815起。

    北京:通报2011年以来十大侵犯知识产权案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近日向社会通报了北京2011年以来十大侵犯知识产权案例,共收缴非法出版物64.5万册、侵权盗版音像制品16.2万张(盒),刑事拘留52人,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其中,北京鹏翔宏途图书有限公司等单位制售侵权盗版教材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现场收缴侵权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5万册,涉案出版物总码洋接近1亿元,创全国同类案件之最;北京碟中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侵权盗版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六人行》、《绝望的主妇》等音像制品10.8万张;吴某等人窃取金山公司网络游戏《剑侠世界》源代码,架设“私服”牟利200万元案也是北京侦破“私服”第一案。

    宁夏:集中销毁11.6万件非法出版物

    与主会场同步,4月24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首府银川市光明广场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制品及非法出版物11.6万件,其中盗版及非法图书2.5万册、盗版及非法音像制品7.6万盘、非法报刊1.5万册。

    近年来,宁夏在封堵非法政治性出版物、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取缔非法报刊、整治教辅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阅读篇: 免费开放带来阅读便利

    江西:举办“读好书”活动

    4月23日,由江西省直机关工委、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的江西省第二届“读好书”活动启动暨省直机关数字图书馆开通仪式在江西省图书馆举行,全省各设区市同时设立分会场。活动期间,江西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将集中开展“我喜欢的书房”摄影大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阅读与分享”好书推介、私人藏书漂流等活动。

    当天,江西省图书馆还开展了“阅读进网络”宣传活动,通过网络新媒体展示和宣传推广江西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利用各种配置的移动终端设备,体验该馆不受时空限制的海量、便捷的优质数字服务,感受免费开放带来的好处。

    湖南:省人大调研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4月23日,湖南省人大、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等有关人员到湖南省文化厅调研全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有关负责人分别对近年来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和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等情况作了汇报。他们表示,希望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进一步落实公共财政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加强有关文化立法工作。

    2007年以来,湖南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9.8亿元,其中投入资金17.8亿元支持建设了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包括完成22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等建设,以及已建、在建的43635个农家书屋。此外,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50余万场、“送戏下乡”1万多场。

    云南:把免费开放和全民阅读结合起来

    云南省图书馆近日举行了主题为“倡导全民读书,开展免费服务”的世界读书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和获取文化信息资源。

    4月23日,云南省图书馆启动了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宣传月活动,在馆内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喜爱的图书专架”,陈列务工人员关注的建筑、采矿、水电、餐饮等行业相关图书,并开设汽车流动图书馆,定期向进城务工人员驻地征集图书需求信息,配送图书,办理借书卡,满足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

    云南省图书馆于去年2月14日首先免费开放了电子阅览室;去年11月16日,实行了全面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去年12月底,自筹资金安装了两台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放置经济、文化等新书800多种。据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王水乔介绍,免费开放以来,读者进馆阅读量和图书借出量均同比增加1/3。

    山西太原:全民阅读月启动

    4月23日,山西省太原市以“播撒阅读种子、构建公共文化”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在太原市图书馆启动。活动包含十佳农家书屋评选、军民共享图书、文化惠民基层行图书流动活动等七大活动板块,重点突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推进和免费开放政策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效。

    活动将持续至12月底,力图推进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文化强市、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和城市文化品位。

    北京:青少年阅读体验升级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国有文化教育企业“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承办的“悦读新世界 共育四色花”大世界阅读服务升级典礼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次升级是以阅读服务为核心的全新升级,也是大世界由传统图书零售商向阅读服务供应商转型的第一步。据介绍,这次升级包括大世界与多家高校、权威机构合作研发系统化的儿童阅读培养解决方案“体验式阅读成长计划”;以及大世界利用现有的实体空间,打造以“阅读”为主题的室内儿童乐园“阅读花园”。

    荐书篇:   读好书、好读书

    北京:推荐百种家庭藏书

    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谐家庭公益基金、家庭期刊集团主办的“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公益推荐活动”4月23日在北京启动。活动旨在通过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精心遴选,向家庭推出一批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图书书目,从而提高中国家庭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据介绍,活动将采用业内人士初选、网上读者评选等方式,确定100种家庭藏书书目和500种参考书目。其中,评审委员会由陈平原、毕淑敏、周国平、葛剑雄、王余光等10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出的百种家庭藏书书目及提要、名人评点、评委感言,以及500种参考书目将结集出版,并在今年广东“南国书香节”推出。

    吉林:爱读书,做好书

    4月22日,吉林省长春图书馆与吉林省正大书苑联合举办了“爱读书 荐馆藏”亲子阅读团荐购活动。每个家庭可在吉林省正大书苑挑选10本孩子最喜爱的书籍,由工作人员登记后即可借出,30日内返还图书馆,作为图书馆馆藏,供其他小读者分享。

    4月23日,“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首批成果图书在长春首发。这标志着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工程的首批成果正式面世。该工程的重点是“物化、活化”。“活化”是指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态展示和表演,“物化”是指历史文化资源进入博物馆、文化馆,以利于文化保护和传承。

    “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策划,组织吉林省社科院、省内各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联合编著,吉林人民社出版,是一套旨在全面细致梳理展示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化研究、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型书系。首批图书将于近期走进吉林省各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相关社科研究机构,并面向社会发售。

    (本报记者白炜、翟群、杨柳,实习记者李颖,驻云南记者杨洪文、驻江西记者柯中华、驻山西记者郭志清、驻湖南记者张玲,通讯员解明、李鸿劼采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