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科学与诗在这里相遇》主题晚会举办
尤泓斐再启北大艺术之旅
汉剧《宇宙锋》进京演出
“平民贵妃”与民同乐
两次辅导和一个故事
“理查三世”学会中文回英国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6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查三世”学会中文回英国

    中文版《理查三世》剧照

    嘉  纳

    4月26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携中文普通话版《理查三世》启程赴英演出,与其他36种语言的36部莎剧共同参与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王晓鹰在他执导的《理查三世》中,融入了京剧表演、民族打击乐、汉服、书法等中国元素,借莎翁名剧推广中国文化。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称这是“借船出海”。

    王晓鹰携《理查三世》赴英

    为迎接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作为“伦敦文化奥林匹克”的一部分,有数百年历史的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举办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全球范围选择37种语言分别排演莎士比亚的全部37个剧作,并于4月23日至6月10日在环球剧院连续上演。王晓鹰代表中国汉语普通话,排演普通话版《理查三世》,剧组于4月26日启程赴英,将于4月28日、29日在环球剧院演出3场。该剧将于7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与国内观众见面。

    据了解,最初主办方给王晓鹰指派的剧目是《亨利五世》,而王晓鹰自己最中意的莎翁剧目是《麦克白》,他对于《亨利五世》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不看好。最终,双方经过协商,决定由王晓鹰排演中国观众认知度较高的《理查三世》,而东道主英国方面负责排演英文版《亨利五世》。

    “借船出海”传播中国文化

    早在今年3月,王晓鹰就率领普通话版《理查三世》剧组,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进行了试演。他为全剧融入了诸多中国元素,例如旦角和武丑的戏曲表演、能够准确表达内心的民族打击乐、带有三星堆图腾的柱子、改良后的汉服、用英文字母拼贴成的汉字书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为载体,承载中国文化元素赴国外演出,周志强称这是“借船出海”。

    在剧目解读方面,王晓鹰着重探讨的是主人公到底是个心理畸形的个案,还是人性中普遍存在,所以特别设计了三次国王登基。而以往的版本中,理查三世一直是个肢残人士,但这次王晓鹰却给了他一个健全的身体,突出他心灵的残疾和邪恶的灵魂。另外,由于主办方对剧目的演出长度界定在不超过2小时,所以王晓鹰将6万字的原作删至不足3万字。

    剧场硬件原始 装台时间紧

    据王晓鹰介绍,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个很“原始”的剧院,如今依旧保持着400多年前的样貌——三面观众席,没有大幕、没有吊杆、没有升降台、没有电脑灯。这个剧场的舞台采光,要么靠白天日光,要么在晚上从观众席打泛光照亮舞台表演区。而且,无论是哪种语言的剧目上演,都没有翻译字幕,只能在开场时出现简短的文字介绍。所以,《理查三世》剧组在排练初期就考虑到了这些客观因素。王晓鹰特别提醒演员,一定要节奏紧才能“hold住”1000多人的环形剧场。

    现在,剧组唯一的困扰是需要抢时间装台。到达英国后,第一天有4小时装台调试,演完下午场次就需要拆掉给晚上印度剧组腾地方,第二天下午场和晚上场演出前,仅有45分钟重新装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