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淼
“‘下基层’要给地方添欢乐,不能添麻烦。过去有些形式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给地方造成的负担很重。我想,‘下基层’的更大意义,在于呼唤整个社会对于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徐沛东如是说。4月20日至24日,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音协理事、二胡演奏家邓建栋,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宋心馨,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获得者谭蔚,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铜奖获得者闫国威,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铜奖获得者李仓枭等艺术家在湖南湘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送文化、走基层”活动。
两次辅导
4月2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内聚集了数百名爱音乐的孩子,他们大多凌晨起床,赶几个小时的路程而来,只为了能够参加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湘西“送文化、走基层”专家一对一辅导活动,亲耳聆听邓建栋这样的名家进行现场指导。
活动现场,邓建栋、宋心馨、谭蔚、闫国威、李仓枭等艺术家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二胡、琵琶演奏时容易出错的细节,然后认真听过孩子们的演奏后,精心地为他们做耐心精准的辅导。
“你演奏的揉弦中压的手法较多,应该多运用一些滚揉的手法,二胡的揉弦有很多种手法,比如一些河南、山西的民间作品就应该加一些滑揉的手法,不要只用一种揉弦的手法对待所有的作品。”
“你的双手力度不够,演奏整体音量较小。弓子要再拉开一些才能让二胡整体振动起来。”
“弹奏古筝的时候,手型应该呈圆形……用食指演奏的时候,应该像弹钢琴那样将食指向上抬起。”
由于时间关系,每位老师只能现场辅导提前选拔出的12名学生,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一位家长每次都使劲举手,不断对我说,‘邓老师,给我的孩子看看吧’,但是他的孩子并不在名单上。看到他的眼神,我对他说一定会满足他,但是要在活动结束后。”辅导活动结束,邓建栋依然被学生和家长们团团围住。
艺术家们的现场指导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平时经常在网上搜索名家拉琴视频、学习拉琴的风格和姿态的向钊册,亲眼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奏并接受了他们的讲解和辅导后,才真正理解了一些曲目的感情和内涵。“我平时练琴不够注意细节,有些时候拉错了还继续练下去,今天听了老师的辅导,我才真正明白细节对整部作品的重要性,以后我会反复练自己拉错的地方,把细节抠得更准确些。”清早6点就从古丈县赶赴吉首参加辅导的苗族女孩邓玮认真地说。
当地许多音乐老师和琴童家长也纷纷赶到辅导现场,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专家“取经”。“吉首已经六七年没有这种辅导的活动了,更别说是请到这样的专家!为了教好学生,我平时只能自己到长沙跟那里的专业老师请教、交流。这次老师们的辅导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很大,我自己也从他们的辅导中体会了换个角度教学生的问题。孩子们的家长来听听这样的辅导也很应该,平时要是我们一支曲子教得时间长一点家长就觉得进度太慢了,通过听这样的辅导可以让他们真正理解我们老师的工作。”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瞿宏燕回到家乡开始教授古筝,听说有这样的活动,就建议自己的20多名学生一定珍惜这个机会。
辅导了12位湘西琴童后,谭蔚惊讶不已:“湘西孩子的水平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孩子们在演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他们还是很愿意学习的。在教孩子们的过程中,我也体会了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发现他们问题的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问题。”正在中国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并期待毕业后能在学校任教的宋心馨也感到“在为一个一个学生辅导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小朋友演奏的问题,这为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
徐沛东表示:“当前文化自觉已经成为文艺界集体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文联开展的‘送文化、走基层’品牌已深入人心,中国音协以‘送文化、走基层’为主线,组织知名艺术家深入最基层,敏锐捕捉群众心声和希望、挖掘培养音乐人才,真正把文化送入人心、植入基层,把音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湖南湘西州学习二胡和古筝的土家族、苗族小朋友很多,所以我们专门组织了这样的教学,让他们现场得到名师的指点,这就是真正的文化惠民。这次湘西行对探索建立‘送文化、走基层’活动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月22日,艺术家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也为那里的孩子开设了一堂一对一辅导课。
一个故事
4月21日晚,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湘西吉首市举行了《春暖湘西音乐会》。音乐会上,艺术家们不仅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技,更与湘西琴童同台演奏。但音乐会上最感人的,是一个故事。
去年,当首届全国二胡少儿优秀选手(业余)展演少年B组决赛的所有评委、观众离开现场后,12岁的湖南小姑娘徐凯玉依然站在台口看着空荡荡的舞台。徐凯玉噙满泪水的眼睛,引起了邓建栋的注意,原来在比赛中,徐凯玉的演奏出现了失误。邓建栋一边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一边安慰道:“孩子,没关系的!谁没有出过错呢,我们也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徐凯玉哭了,与她同时流下眼泪的还有她的指导老师单绪恩。
徐凯玉来自慈利县的大山里,家中经济十分拮据,全家人仅靠父亲一人开电动三轮出租车养活。由于喜欢,徐凯玉从4岁起便开始自学二胡,直到8岁那年,一句“我学二胡是因为我爱它”打动了9岁辍学后靠自学成材的二胡老师单绪恩。从那以后,单绪恩便开始分文不取地教徐凯玉拉琴,并且一教就是4年多。
晚会现场,邓建栋为徐凯玉送上了特制的高档二胡和自己录制的CD。单绪恩不仅红了眼眶,更是攥着邓建栋赠送给孩子的二胡激动得攥出了鲜血。推掉了很多商业演出前来参与此次活动的邓建栋表示:“中国音协搞这样的活动是在用音乐扶贫,为边远地区喜欢音乐的孩子送温暖,为他们学琴提供一些支持。从这里琴童和他们家长的眼中,我们可以读得出他们对音乐的渴望。作为专业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需要我们帮助的爱乐人进行帮助特别是这种一对一的帮教。帮助徐凯玉是希望她能够好好学习、好好练琴,长大以后回馈祖国、回馈社会,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也会无偿地教她演奏。”
此外,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国韵华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文艺创作扶助基金会等单位和企业还为湘西的音乐文化事业捐款55万元。据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兼省音协主席黎晓阳介绍,湖南文化艺术创作扶助基金会已拿出5万元给徐凯玉作为后续的学琴经费,其余50万元则支持给湘西地区开展音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