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美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回声壁
“原生艺术”亮相今日美术馆
许信容推出细笔山水画展
郑百重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华岳晴秀图》
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中心成立
王沛忠:痴情绘河山
孔柏基的纸上敦煌
写生与诗性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沛忠:痴情绘河山

    王沛忠作品

    许凤才

    阳光下肆意啄米的小雏鸡、芦花摇野鸭飞的大运河、挺拔但不失柔美的青松、雄奇俊秀的黄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王沛忠的笔下变得惟妙惟肖、趣意盎然。他的国画线条舒展流畅,墨色中透出丰富的层次感,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完美贯通,用细腻的线条和灵动的色彩描画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原北京画院院长刘春华评价王沛忠笔下的花鸟,翩翩如飞;鱼虫走兽,生动如真;梅兰竹菊,生机勃发;水果仙桃,引人入胜。用过的墨可用大缸装,用过的纸堆积如山,坚持创作,痴心不变。

    出生于河南鹿邑的王沛忠幼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赋,对色彩和线条特别感兴趣,庄稼地里盛开的油菜花、芝麻花、向日葵都令他痴迷,常常一蹲就是好几个时辰。八九岁时,他开始“涂鸦”,家中的墙壁上、大树底下、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常能看到他用粉笔画的小狗小猫和大豆高粱……故乡有条宽阔的运河,水流平坦舒缓,杂草丛生,野鸭成群,像极水墨晕染的江南。少年时的王沛忠曾乐在其中。即使在外漂泊闯荡多年,每次回乡也不忘到这里踏访旧梦,寻找灵感。《野鹅野鸭随意向天涯》等作品所描绘的就是他儿时的记忆。

    北京对王沛忠来说,就像绘画一样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他认定这是自己继续绘画事业必去的地方。读书是王沛忠首要做的事。为了夯实理论基础,他到清华大学绘画系读了一年书,感受到多元开放的学术氛围,目睹了大家名流的学者风范。期间,他结识了著名画家刘春华和和书法家赵首河,开始了新的绘画征程。

    离开清华园后,王沛忠将精力投入到了访山涉水上。他说:“实践出真知,大自然是检验理论最好的老师。”他背着画板将祖国的名山大川看了个遍,而黄山最让他折服。他说,黄山是自然的造化、人间仙境,凡能想象到的美都能在这里看见。王沛忠曾20余次到黄山写生,气候不同、景色各异的黄山让他每次都有新收获。而《黄山松涯烟影》、《黄山云海》、《唯有源头活水来》也成为他很见功底的力作。2007年,王沛忠参加了由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举办的“情系西部”书画展,其作品《黄山云海》获得了特等奖。

    创作出贴近生活、大众喜闻乐见、行家百看不厌的作品是王沛忠的追求。在他眼中,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可以对话的生灵,生活的所见所感都是能入画的题材,“我热爱绘画如同热爱生命,为了生命的延续,我将一笔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王沛忠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