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30年广受欢迎
莫忽视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文艺美学的血肉
薪火相传的文化之根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30年广受欢迎

    1982年问世的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通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日前有了修订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次修订版以1984年重印本为底本,由作者加以补充和修订,更新了插图,将原先的上、下两册合为一册,制为16开本。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科技史研究兴起并逐渐演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脱胎于一般的历史学,又因研究对象的特殊而具有许多独特的学科特征。早期的科技史著作内容以专门史为主,由在相应领域工作的专门家书写。七八十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与题材的拓展,跨越学科、通贯古今的科技通史读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应运而生,它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科技通史研究小组的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曹婉如6位作者历经5年撰写而成。

    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钱三强曾评价该书的出版“标志了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成就和新起点”。全书远迄旧石器时代,近至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学科门类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地理、采矿、气象、医药、冶金、建筑、桥梁、造船、水利、纺织、印刷、机械等,计65万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王扬宗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累计印数达59500册。经过将近30年的时间,它至今仍然受到学术界与广大读者的欢迎,被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指定为教材及考研参考书,并被译为日文由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我国台湾则由木铎出版社改名为《中国科学文明史》以繁体字印出。(刘 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