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30年广受欢迎
莫忽视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文艺美学的血肉
薪火相传的文化之根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忽视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在我国流传虽然有一百年的历史,但对它的认识颇有待进一步的深化,这突出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一般认为美育只是属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它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通常比较看重王国维所说的美育功能的后一方面,即“为德育、智育之手段”,而对于前一方面,即“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认识不足。这样,有意无意地把美育当做只是一种辅助教育而对其相对独立性的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

    近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与以简单再生产沿续的农业社会不同,它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它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的。这使得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重实效原则和功利原则。它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在教育方面由于看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不再关注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鉴于近代社会人们对于教育认识上的片面性,维柯在当时就敏锐地认识到“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的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当我们竭力耕耘于科学时,却忽视了伦理学,关于人类的心智及其情感如何适应公民生活……”“它在我们手中几遭遗弃,任其荒芜”,他还论证了人文教育在培养整全人格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人在物欲的驱使下反而变得缺乏同情心和敬畏感。通过美育培育爱的情感和敬的情感,不失为对被物欲所扭曲的人性的一种疗救。

    ——王元骧:《拯救人性:审美教育的当代意义》,《文艺研究》 2012年第3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