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专题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元气淋漓障犹湿 墨至酣处见赤诚
传承传统文人画的精华
艺术的灵魂就是内心真诚的映现
自觉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
坚持中国传统山水画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的灵魂就是内心真诚的映现

    《山深松媚》

    《汉柏》

    作为济南老乡,又同为黑伯龙、陈维信的弟子,天津南开大学教授、画家陈玉圃对张宝珠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张宝珠的画,作为同行都会拍手叫好,可事实是,真正欣赏张宝珠画的人——且不说能画这类传统绘画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想起来有点凄凉,颇有些恨知音之稀。绘画的灵魂就是真性情,如果绘画没有真性情,那就不叫画。刚才绶祥兄说的那个‘东西’,我来翻译一下,就是‘物象’,也就是物形,很多人拘泥于物形。画家心中的‘画’,就是他的真性情,即他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

    陈玉圃说:“中国绘画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最终落实在人的真性情上,宝珠的画是有灵魂的。他之所以能到这个状态,除了用功之外,更得力于他的秉性。如果让我评价宝珠的画,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大气’。可以用笔力扛鼎来形容。例如那个八尺的竖幅松柏,构成树干的线,一条线起码一米多长,却给人感觉是一气呵成。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举重若轻,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要把文人的笔墨韵味放大到一张八尺的画上,一条线就那么长,需要几十年的锤炼和功夫。在这一点上,宝珠的确功力惊人。年轻的时候我就佩服宝珠,佩服他的线条结实,老师陈维信先生也说画得有力。我经常说张宝珠是一个天才画家,他未必读了那么多书,但是好多读了很多书的人未必能赶上他,这是他天性使然,体现了他内心的真实,体现了古意。黑(伯龙)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不要学老师,要学老师的老师,学老师的老师就是学传统。我现在有更深一点的理解,‘老师的老师’就是丰厚的中国文化,丰厚的中国文化归根到最后就是内心的真诚,所以艺术的灵魂是真诚,这一点我为宝珠的绘画感到高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