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研讨会上表示,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山东更是在全国画坛取得较高成就的省份之一。张宝珠的画作,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格调高雅,丝毫没有商业气息;其次是画作很写意,运笔如飞、意气风发。无论从画作结构、用色浓淡还是笔墨分布上,都可以看出是画家潜心修炼的结果。本次展览的专业水平很高,希望山东画家的画作今后更上一层楼,为齐鲁大地的文化传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说:“2008年,宝珠先生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办过一次展览,当时我感触就很深。时隔四年,宝珠先生又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让我更加全面地感受到了他作品中独特的韵味,领略到作品背后那种超拔豪迈的精神气度和风骨。张宝珠师从黑伯龙、陈维信先生,并深得马远、夏圭、明四家、清四王及四僧之精髓。他从事山水画创作数十年,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想宝珠先生的境界形成源于这几方面的滋养:首先是热爱传统、尊重传统、研究传统。宝珠先生一直自觉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因为他对水墨这个最具民族精神特点的语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对自然客观色彩的抽象与升华,对五色斑斓尽写真情实景的超越。他的每件作品都深刻地体现了他在精神上的自由神畅和无限想象,使自然空间与精神空间、视觉感受与内心体验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宝珠先生笔下的山水、松柏有咫尺万里的气势,这种境界离不开画家与自然的浸润涵养、默领神会,也离不开岁月流逝中画家丰富的人生感慨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次是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拥抱生活。宝珠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自然中临风思雨,光泰山就登临了70余次。他始终自觉地践行‘师造化,得心源’的艺术原则,始终践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进而贴近心灵的艺术主张。再就是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灵魂,宝珠先生始终以继承传统文脉、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他深知只有一代一代把文脉传承下去,才能建立适应当代需求的标准、价值导向。”